所谓“主观性”就是指当说话者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或对外界的看法时,在客观性基础上凸显自己的主观意图和情感。包括:主体特定的视角、客体特别的背景、主体对客体特殊的情感。共时平面的主观化,通常是通过语音、词语、句法这三条常规途径。当然,对汉语来说,词语途径大概是最主要的。显然,虚词是彰显主观性的极为重要的手段。从主观性和主观化的新角度切入,这就为虚词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人们将更多关注语义,尤其是情态对虚词选择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