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的单音节化及其变式
2025年09月26日
2.V的单音节化及其变式
“一V了之”框式中的V,通常是及物动词,而且几乎都是单音节的。如果原先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是双音节的,则往往要缩减为单音节形式。例如:
(7)述职评议不能一评了之。(《楚天主人》2005年2期)(评议→评)
(8)编组工作不能一编了之。(《中国民兵》2001年9期)(编组→编)
(9)查摆问题切勿一“摆”了之。(《中国监察》2013年19期)(查摆→摆)
(10)下派工作组岂能一“派”了之。(《领导科学》2008年15期)(下派→派)
(11)摘抄,岂能一抄了之。(《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9期)(摘抄→抄)
(12)怕被否就拿出一套有诚意的方案,否则,还是一否了之。(东方财富网股吧,2014-10-13)(否定→否)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V位置上出现的有时不仅仅是动词,还可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语素。这反映了汉语双音节词在进入该框式结构时,会采取临时的“压模”措施。而且,这里的名词性语素在进入该框架后,不仅“词化”,而且由于结构的制约而临时动词化了。例如:
(13)大学理念岂能一“念”了之!(《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6期)(理念,名词→念,动词)
(14)一费制贵在“一费了之”。(《工人日报》2004年12期)(一费制,名词→费,动词)
(15)保卫餐桌岂能“一法了之”。(《新经济导刊》2009年7期)(法规,名词→法,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