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背景下的中国意识
2025年09月26日
3.国际背景下的中国意识
我们的研究应该服务于汉语走向世界。我们国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我们的研究也要开放,年轻一代要勇于走向世界,去学习,去交流,去比较,去拼搏,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的“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就是通过中国香港这一平台走向国际舞台,不但已经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举办,还要去新加坡,乃至日本、韩国举办。
前30年的引进、借鉴是完全正确的,后退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防止有人打着“中国特色”的旗号,拒绝引进和借鉴;但是,我们在反对一种倾向的同时,也要密切注意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盲目地推崇国外的理论而放弃自我的做法。所以我们必须在更加开放、进一步引进借鉴国外经验的大前提下,坚持独立原创,高举起“中国特色”的大旗。
汉语正在走向世界,有可能在21世纪成长为“强势语言”。我们的语法研究也正在大踏步地登上世界舞台,必将进一步跟国际接轨,这对汉语语法研究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汉语语法的特点,一方面继承我国语言学研究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语言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来,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无法回避,也不可以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借鉴西方”“跟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立足汉语”“形成自己特色”。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