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意义的变化
2025年09月26日
(一)语法意义的变化
比如表示侥幸语义的“多亏”“幸亏”,考察历史语料,我们发现,“亏”本来是动词,《说文》解释为“亏,气损也。”例如:
(1)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亏”的语义的演变,我们怀疑这是反训的结果。因为“亏”和“盈”是相对的。你亏则我盈,亏盈相辅相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哲理。例如:
(2)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墨子·非攻》)
(3)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左传·襄公二年》)
当说某人“亏”时,实际上就可能对其他人产生有利的情况。因此,表示庆幸的“幸亏”“多亏”“亏得”等词语,最早应该是从表示亏损义的“亏”发展而来。
根据历史语料考察,明代是“亏”从动词向副词演变的关键时期。明代的文学作品语言里,“亏”的动词属性还未消失,表示在让对方亏损的同时,也可能给另外一方带来了好处。例如:
(4)又亏着那老妪这几钱银子,将就半饥半饱,度到临洮府。(冯梦龙《醒世恒言》)
(5)郓哥道:“……我便一头顶住那婆子,你便奔入房里去,叫起屈来。此计如何?”武大道:“既是如此,却是亏了兄弟……”(兰陵笑笑生《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