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

论汉语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

大千世界主要由三类要素构成:事物与概念、动作与行为、性质与状态。语言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从而形成语言的主体词。这三类要素,或者有数量的多少,或者有程度的大小。这在语言表达上就构成了“量范畴”。

汉语表示“量”范畴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句法手段。重叠就是其中比较重要而且颇有特色的手段之一,其作用就在于“变量”。从词类角度讲,主要是三大类主体词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重叠,此外还有量词的重叠。其中,动词的重叠,历来最引人注目,对此,我们曾经进行过论证(邵敬敏,2000),指出动词重叠变量的特点是兼有“少量”“轻量”与“短时”三大特色;单音节名词与量词的重叠,表示“全量”,比如“人人都是英雄汉”“个个都说普通话”;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重叠形式,例如名词性的AABB(村村寨寨、瓶瓶罐罐);动词性的AABB(打打杀杀、磕磕碰碰)等。对此,我们也曾经做过专门的分析(邵敬敏,2001)。可见,重叠不仅是汉语语法的重要句法手段,也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门话题。

形容词的重叠更是多姿多彩,包括AA、AABB、ABAB、ABB,乃至于A里AB等特殊变式。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形容词为什么要重叠?即重叠式跟基式在语法意义上有什么差异?比如“大鼻子”与“大大的鼻子”,“漂亮的孩子”与“漂漂亮亮的孩子”,区别在哪里?“变量”是怎么变的?朝什么方向变量?有什么条件制约?本文重点分析性质形容词的变量,并且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