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句跟独词句的关系
疑问句的情况比较特殊,名词、动词、形容词,乃至于代词,都可以单独构成疑问句。例如:
(1)“儿子?”华又琳喃喃地问,眼睛睁得好大好大。
(2)不能离开天桥,不能离开北平。走?无路可走!
(3)厉害?他们打鬼子是厉害。
(4)你?你行吗?
在这一点上,名、动、形、代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作为疑问代词单独构成疑问句也是很常见的,例如“谁?”“什么?”“多少?”“怎么?”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叹词疑问句。能够构成叹词疑问句的叹词主要有“啊、嗯、哦、咦”四个,其他的多是其变体。此外还有洋腔洋调的“啊哼?”根据笔者(1989)研究,这四个叹词独词疑问句在语义和功能上形成互补对立的格局。简而言之,“啊?”表示惊疑,单用时表示追问或反诘;处于语首时,后继句是疑问句,则依旧表示追问或反诘,后继句是非疑问句时,表示赞同或驳斥。处于语尾时,前接句是疑问句表示逼问,前接句是非疑问句则表示商量。处于语中时,表示应答兼催问。例如:
(5)“啊?”宏达更不解了。
(6)啊?哈哈,能够登您的文章,是我们刊物的荣幸啊。
(7)上帝是很宠爱你的,你一定要满足。啊?
(8)好好儿想想,看看到底会损失什么?啊?
(9)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吱吱的啼叫。啊?窝里还有小鸟哇,难怪它们不愿逃跑!
(10)是啊,几个县嘛。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嗯?”没有惊讶义,增加了不解义,有些甚至于接近反诘与否定。例如:
(11)你现在在作战部,还是副的,嗯?
(12)那个鬼地方有个澡堂子么,嗯?
“哦?”则表示悟中带疑,既有醒悟、理解的成分,但是仍然带有部分怀疑、保留。例如:
(13)哦?这可要请教请教。
(14)哦?那你喜欢读什么书?
“咦?”则跟“哦?”形成对立,表示出乎意料,大为诧异、不可理解。往往出现在句首,后继句是疑问句,往往是反问句;后继句为非疑问句,则表示反驳或者不可思议的理由。例如:
(15)咦?难道介绍人没向她介绍过?
(16)咦?明明听到郑老师的声音啊……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名词独词句数量最多,而且以祈使句和感叹句为主,也可以有疑问句和陈述句(分别为问句和答句)。
动词独词句主要是祈使句,也有疑问句、陈述句(分别为问句和答句),没有感叹句。
形容词独词句主要是感叹句,也有陈述句和疑问句(分别为问句和答句),除了少数,基本上不能构成祈使句。
叹词独词句主要是感叹句和疑问句,没有陈述句,也没有祈使句。
归纳起来,词类与句类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