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句末助词“快勒”新说

上海话句末助词“快勒”新说

苏南、浙北的吴语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将表示“接近、即将”的“快”放在动词后面,并且用“勒”煞句,例如上海话的“上海到快勒”“伊拉来快勒”。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当于“上海快到了”“他们快来了”,所以汉语方言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把这里的“快”分析为后置状语,而且同粤方言的“你饮汤先啦”(你先喝汤吧)里的“先”等同起来,作为南方方言的共同特点(游汝杰1988,颜逸明1994,徐烈炯、邵敬敏1998,刘民钢2001,张振兴2003)。还有一种分析认为这种“快”是个表示“近将来的体助词”(钱乃荣1997,李小凡1998),近来冯力(2007)还进一步明确指出“快”是从中心谓语虚化而成为体助词的。

本文的观点比较接近第二种看法,不主张将“快”处理为后置状语,而是将其看作一种广义的谓语,而且已经虚化了。不过,虚化的结果并不只是“快”,而是一个双语素复合成分“快勒”。换言之,“快勒”不是两个词,而是一个词汇化并且语法化了的词,不是黏附在谓语动词上的体助词,而是出现在句子末尾的句末助词,句法地位类似于北方方言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