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与“大约”的分工与交合

二、“大概”与“大约”的分工与交合

“也许/可能”表示纯然的估测,不带倾向。因此可以说:

(1)也许去,也许不去。/也许成功,也许失败。

(2)可能去,可能不去。/可能成功,可能失败。

但是不能说:

(3)*大概去,大概不去。/*大概成功,大概失败。

可见,“也许(或许、兴许、可能)”比较中性,跟“大概(大约)”相比较,显得比较纯然,仅仅是一种估测,不带语义的倾向性。而“大概(大约)”则有明显的语义倾向,它们不仅具有语义特征【可能】【主观】【预测】,而且还有【±肯定倾向】【宽容度】。

“大概”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例一共14154条,“大约”一共12 584条,略微少于“大概”。考虑到“大概”还有名词和形容词的用法,两者使用的数目应该差不太多。我们随机抽查前面500条目,清晰地显示,“大概”主要用于对情况的估测,例如:

(1)姐妹们[大概]是出于同情她的遭遇,就都争着学这种怪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美国[大概]不希望有朝一日,看到一支与欧洲一样现代化的中国军队吧!(新华社2004年新闻报道)

“大概”也可以针对数量,也包括程度、时间和空间,比如年代、面积等。这里的“大概”相当于“接近于”,原则上大多可以用“大约”来替代。例如:

(1)到周岁时体重大概是出生时的3倍。

(2)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汉字是转道朝鲜再传入日本的,时间大概在公元3世纪左右。

(3)调查报告说他只有325磅,[大概]比我重30磅。(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4)目前,来往大陆的台商[大概]有100万,他们跟我一样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新华社2004年新闻报道)

“大概”表示肯定性倾向的估测,应该有50%以上的可能性,换言之,说话人心中的估测是比较有把握的。比如下面所举例句,后文出现的确认情况跟前文的估测是完全一致的。可见,“大概”的估测不仅主要针对某种情况,而且顾名思义,表示比较大的可能性。例如:

(1)交点儿书费,也交点儿杂费,[大概]交的很少,就我念书的时候,交的少。(傅婉真《1982年北京话调查资料》)

(2)不过,[大概]由于读书不多,她在气质上根本无法和郭静比。(《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3)[大概]每一家要送送四个,都送四个。(刘芳《1982年北京话调查资料》)

(4)回民的这个葬礼哪,跟汉民不一样,啊,这[大概],你们也都清楚。(马增志《1982年北京话调查资料》)

由于估测副词表示实际上知道了有关情况,只是不能绝对肯定。所以常常跟“吧”配合使用。“……吧”则表示一种不敢肯定,而且带有商榷、征求对方意见的语气。比较:

(1)这里离中山公园大概有五里地。

(2)这里离中山公园有五里地吧。

(3)这里离中山公园大概有五里地吧。

这三句的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有细微差别。我们发现:例(1)口气比较率直,显示说话人自己对某种可能性的主观判断;例(2)是就自己的某种看法征求对方意见,口吻比较委婉,带有咨询、商讨的口气。例(3)强调自己的估测,但是口气也很委婉。换言之兼有例(1)(2)的特色。

大约:也属于肯定性倾向的估测,也应该有50%以上的可能性,换言之,说话人心中的估测也是比较有把握的。但是这一估测,主要针对数量,所以后文往往同现数量词语。例如:

(1)我大概搜集了大约200个不同国家不同运动的队徽。

(2)表面温度大约为7000摄氏度,与天狼星相比,颜色有些发黄。

(3)那时我不会投篮或进攻,只是在每场球都能盖大约12个帽。

(4)它距离地球大约200万光年。

这样的估测,有时候尽管没有出现具体的数量词,但是蕴含着数量,也可以这样使用。例如:

(1)这个回民里头大约多数工作吧。

(2)它在冬夜天空中所占的面积大约有“满月”那么大。

(3)周恩来直接抓粮食工作,是从1959年开始的,大约一直抓到“文革”开始。

(4)大约在周恭王以后,铜贝币的使用就逐渐增多起来。

(5)最早的铁钱,大约是在西汉初期出现的。

这样的估测,后面跟随的数量往往可以是一个跨度,一个区域,说明只是一个大概的估测,并不准确。例如:

(1)从幼体到成体大约需要四五年。

(2)地下室本来就不大,只有大约七八平方。

(3)星团的直径大约为6光年到50光年。

(4)到本世纪末,大约有50—100万个物种将要灭绝。

只有少数例句,本应该使用“大概”,但是用了“大约”,估计有7—8条

跟年代、时代有关,还有7—8条跟官职有关,这些条目全部出自同一本书《中国古代文化史》,可能带有浓厚的个人语言色彩。例如:

(1)戍大约是从事戍守的武官。

(2)最初的红色颜料大约便是血液,其后则多用赭土。

通常情况下,两者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我们再进一步观察“大概”跟“大约”在一句中同时出现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分工:

第一,在情况估测与数量估测同现时,“大概”与“大约”的分工比较明确,“大概”估测的是情况,“大约”估测的是数量。几乎没有两者倒过来的句例。例如:

(1)他大概也觉得生活很苦就离开了,那大约是1952年左右。

(2)有个中年妇女坐在船首,大概是个犹太女人,怀中抱着一个大约三岁的小男孩。

(3)大概是瓦利斯东方大约三天路程的距离吧。

(4)较深处的一个小门打开了,大约有五六个大概是最基层,或者是还正在修业当中的圣职人员。

(5)根据我的判断,干粮的量大概还可以让我们持续大约三星期左右。

第二,同一句内部,前后都有对数量的估测,可能是为了词语的不重复使用,选用“大约”和“大概”同现,通常是“大约”在前面,“大概”在后面。但是这并不严格,也有“大概”在前面,“大约”在后面的,只是数量比较少。例如:

(1)他们发现的这一区域叫做“银河可居住区”,形成于大约80亿年前,距离银河系中央大概2.5万光年。

(2)中国驻以使馆登记在案的大约是七八千人;而据以色列内政部官员估计,中国劳工大概有两三万人。

(3)这样的所大约有1/3,另外1/3大概只能是求生存,还有1/3比较困难。

(4)这里的中国人大约有20000个,而西班牙人大概只有10000个。

(5)一名病人一天的费用大概是8元钱,一年的治疗费大约是3000元。

(6)这些丘陵一路往北大概有二三十里,然后,过了树沐河还有大约四五十里的空地才到森林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