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内部类型的特点

四、句式内部类型的特点

句式,简而言之,就是高频使用的有自身特点的句子格式。它跟一般句型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三点:第一,句型是针对所有的句子而言,句式则只是针对有特色的句子而言。第二,句型只涉及句子的结构方式,句式则重点讨论句子意义以及功能。第三,句型只是从句子结构入手,句式则除了特殊结构之外,还涉及特殊词语、特殊语义,这些显然都是句型无法顾及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主张在句型和句类之外,还要建立句式系统呢?关键是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句式功能作用显著、强大,是最能够体现汉语特点的句子类型,不仅常用,而且具有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表达功能。总之,句式在现代汉语的句子类型中有特殊地位,是我们学习和使用的重点,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甚至于可以这样断言,不了解、没掌握这些句式,就不可能真正学到汉语的精髓。比如,“把”字句就很有特色,是汉语研究和教学无法回避的课题。仅仅一个“把”字句,就有多少文章在研究!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最早的表示“处置义”到“致使义”,现在我们感到实际上是话语焦点的标记,其作用是把跟动词有关的论元中说话者最关注的对象用这个“把”提取出来加以凸显。例如:

(1)他把糖吃完了。(最关注的是受事“糖”)

(2)他把牙吃坏了。(最关注的是吃糖的工具“牙”)

(3)他把钱吃光了。(最关注的是买糖的资金“钱”)

(4)他把肚子吃坏了。(最关注的是受影响的直接对象“肚子”)

(5)他把老婆吃没了。(最关注的是受影响的间接对象“老婆”)

可见,在“吃糖”这一动作行为中,涉及的论元很多,只有受事在“把”之后出现才表示处置意义,其他的主要是致使意义。不论哪一种论元,只有说话者关注了,才有可能提取出来并放置在“把”之后。

二是句式的结构比较特别,这是在其他语言里没有的或者很少见的;或者功能复杂,往往表达多重语法意义。所以导致掌握难度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用错。显然,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需要特别加强有关的分析和学习。比如主谓谓语句,内部就有好几种小类型:

1.大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苹果他吃了。

2.大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你身体不错。

3.大主语是整个谓语关涉的对象:中药我很有研究。

4.大主语是表示周遍性的疑问代词:什么你们也不懂。这些都是很有特色的,是其他语言没有的句子类型。

三是由于使用频繁,功能复杂,重要的句式除了基本格式之外,还有不少变式。掌握这些变式也是非常关键的。如“被”字句,除了介词“被”,还有“给、叫(教)、让”,“被”跟“给”的搭配,“被”与“把”的搭配,相当复杂多变。例如:

(6)他被教练给批评了。

(7)他被老鹰把牙齿啄坏了。

从句式的特点来看,要特别考虑其中三个因素:

1.特殊性。所谓特殊,是对外语或者外族语来说的。比如主谓宾句,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那就没有特殊性了;而“主谓谓语句”“把字句”则是汉语特有的。

2.特色性。在汉语众多句子里应该具有某种特色,具有某种比较有意思的功能,表达上凸显自己的亮点,比如“被”字句、“存现句”。

3.常用性。必须是高频使用,在汉语句子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越是经常使用,就越是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可见,由于句式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以及语义表达上的特色,因而,应大大提高句式的句法地位,而不再仅仅把句式看作句型的一个附属部分或者补充说明的附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