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汉语表达新的特色
2025年09月26日
(三)增添汉语表达新的特色
吕叔湘早在《中国文法要略》(1942)中就指出:“一切表示高度的词语,用久了都就失去锋芒。”同理,一切现有的语法形式用久了,就可能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就会产生新的形式来替代,这反映了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追求。最典型的莫过于新兴程度副词的出现,以及状态形容词以及绝对性质形容词还能够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了。
我们必须明白,汉语语法结构的演变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是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语言的外因、内因以及人的认知各个方面去寻找解释。人们的求新、求异、求简、求变的需要往往超越语言表达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其中,社会交际要求语言最大程度的高效率表达跟语言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能是推动语言演变的最重要的原因。
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研究时是否能够主动地、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运用动态变化的理论去观察、分析与解释。我们提出“三个动态观”,目的就是希望突破以往静态研究的束缚,变换视角,从动态变化的理念出发来重新审视各种语言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