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全球形势发展的权威战略判断。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新时代大背景之下,外语学科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抓住机遇,传承学科精髓,推出创新亮点,打造新文科、新外语,这是外语人,特别是日语人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开展国别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该学科为呼应新时代需求、实现自我革新的一条路径。

基于以上思考,为实现日语专业的守正创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于2020年成立了国际日本研究中心,旨在与国内日本(学)研究领域形成学术共同体、与国际的日本(学)研究形成对话,以奠定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国际日本研究中心成立后,凝聚的第一个书面形式的科研成果便是《日本大众文化研究》一书。

本书的策划始于2020年金秋时节,是秉承“国际日本研究中心”的科研理念、结合我院在科研层面的传统积淀的创新之举。日语学院院长杨玲教授将本书设计为“中日大众文化研究”“文学与翻译论坛”和“语言与教学实践”三大版块。“中日大众文化研究”中的论文多从中日民间文学及文化交流的实例中选材,从多学科融合的视角进行探究;“文学与翻译论坛”则紧扣“翻译”主题,汇聚了传统的文学研究以及基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语言与教学实践”则以“日本语教育”为特色,从语用学、翻译学、日语语言学等角度对日语语言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本书中的论文,既有传统的基于日语语言文学专题研究的守正之作,也有与哲学、文献学、动漫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融合的创新之作;既有师生紧密合作之作,也有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之作。总的说来,它体现了日语学院师生的科研方向,汇集了近年来科研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时光荏苒,从策划到完稿,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院长、国际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杨玲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日本大众文化研究》即将付梓。在这里特别感谢一直承担接收稿件、协调改稿返稿的张晓明博士,是他与出版社的无缝对接使得成书过程顺畅无比。感谢日语学院研究生团队的孙超英、宋玉秀、李彦、霍锦淑、徐美菊五位同学,他们自始至终认真统一稿件格式,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努力。在此,我代表主编团队向所有提交论文的师生,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师生和出版社编辑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某些论述也许还有很多不足,有待编者今后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希望各位同行不吝赐教,给予批评和指正。

林 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副院长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