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毁灭和斗争
由于二重户籍制度,村庄有一半的人口不属于大日本帝国,政府派出军队镇压,想将“村庄=国家=小宇宙”这个共同体重新置于大日本帝国的统治之下。破坏人在梦中告诉所有人准备战斗,在敌人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
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先实行洪水战术,重演了创建期的神话。用堤堰拦住河水制造洪水,并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洪水将先遣部队尽数淹死。五十日战争期间,破坏人一直指导着村庄中的人进行一连串的作战。利用森林中的兵工厂对现有的兵器进行改造,特别是捕兽夹,在战争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兵工厂面临被发现的危险时,教技师做“修罗车”,用来转移兵工厂。“野狗战术”中,利用野生化了的狼和狗的杂交后代去和大日本帝国军队展开斗争。还修建好了粪坑,让所有人的粪便都必须排进坑中,当战争结束后,必须要重建这片荒废的土地时,这些肥料可以支撑农业的复兴,用来浇灌桃、梨和葡萄等果树。破坏人还教会人们打造箭弩,并告诉他们去百草园中挖带有毒性的草根,熬成毒液涂到箭上,这样可以让中箭的人昏迷。在五十日战争的最后,进行了一场音响作战,为牺牲的村人送葬的哀乐,最后变成了对大日本帝国军队嘲弄的曲调,让无名大尉和士兵们十分恼火。在战争期间破坏人不断出现在无名大尉的梦境中,跟无名大尉对峙,让他陷入长期的疲劳和衰弱中。在破坏人的指导下,跟大日本帝国的战争屡次取得胜利。
最初的洪水作战就跟创建期时一样,也使下游的广大地区受灾严重,而且“村庄=国家=小宇宙”的峡谷部分也沉入水底,不得不放弃。与无名大尉在梦中的对峙也会给对方一些有利信息,比如唯一能饮用的水源已经下了毒,让无名大尉有了防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甚至避免全军覆没。但与无名大尉在梦中的对峙带来的最坏的结果就是让无名大尉走出了火烧原生林这最后一步棋,或许是精神上已经达到了极限,再加上来自上级的压力,都让他不得不走到那一步。对大日本帝国嘲弄的音乐也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最终选择了火烧原生林,而破坏人也选择为了保护原生林而无条件投降,五十日战争以村庄的败北而宣告结束。
原本,如果大日本帝国军队没有受到全面的抵抗,会采取的做法大致是进村后对村民进行威慑,告诫他们对户籍消极怠工的态度是反国家的行为,随后再派主管官员来检查户籍并指导重新登记事宜,最后追究当地警察的责任,并不会发生无条件投降后的大规模屠杀事件。或者完全可以向政府隐瞒二重户籍的事情,另谋出路。但是这两种做法都被舍弃了,而是选择要同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战斗到底。这个选择与其说是当地的老人们做出的,不如说是破坏人做出的。
战争伊始,到处都不见被洪水淹死之事的相关报道,可见政府并不想将国内还有一个独立共同体的事情公之于众,这是在有意抹杀共同体的存在,如果从一开始就选择顺从,那么“村庄=国家=小宇宙”这个共同体就相当于没有存在过一样,而最后“作为投降仪式而举行的户籍薄的交接,倒成了表明‘村庄=国家=小宇宙’真正存在的形式,充满威严的一次示威”[42]。这反而成了这个共同体存在过的最好的证明,虽然投降后,有一半的村人被绞死,而且死的一半是真正拥有“村庄=国家=小宇宙”灵魂的人,但是他们的死仍然充满着示威的意味,他们用死证明了这个共同体曾经存在过,他们的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表明“村庄=国家=小宇宙”从那一刻真正覆灭了。
然而,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有一个让人心生好感的男人出现在原生林中,将占总数一半的孩子组成一个队,在他的带领下朝着原生林的更深处走去,而那个男人“就是从梦的世界移向现实世界的破坏人”[43]。破坏人为“村庄=国家=小宇宙”保留下了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