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诗歌集月亮意象的异同及原因

3.两诗歌集月亮意象的异同及原因

➢共同之处:

(1)从手法上看,都以月亮来寄托感情。

月亮作为宇宙间的永恒事物,有其阴晴圆缺;而悲欢离合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因此对月抒情这一现象人类有共同之处。

(2)从情感表现上看,借月表达的情感有共通之处。

首先,日本在古代大量吸收中华文明,并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其次,日本在中国的隋唐时代派遣了大量的遣隋、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使者们将中国的诗词歌赋等文化瑰宝带回日本,受到了本国贵族的喜爱和推崇,贵族们争相学习和模仿中国的文学作品。因此,在和歌创作中自然会与唐诗的情感表达有共同之处。

➢不同之处:

(1)和歌中用月亮写离别相思之情多见于情人间,而唐诗中不拘泥于情人间,还常常表现在亲人间和友人间。

首先,从日本的政治形态上来看,国家成立之后,日本几乎是由单一民族构成,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普遍存在着民族大迁徙和异族间的残酷斗争。就是发生同族的内部纷争,也往往以“国让”的妥协办法来解决。他们始终以皇室为最高中心,没有极端的破坏过社会的统一。[13]日本平安时代更是少有战乱,因此文学创作较为单纯。而当时的中国战乱频仍,戍边使夫妻分离。边塞的人思乡思亲,在家守候的人又何尝不思念、担忧远在边塞的亲人。所以唐诗中出现不少反映望月思乡思亲、厌战的诗句。

其次,当时日本实行访妻婚制度,夫妻不住一起,早上就要分开,由于分开时辰尚早,所以离别时时常看到高挂天边的月亮。恋人们早上分别看到月亮难免心生愁绪,所以用和歌来表达愁情。另外,日本古代也实行一夫多妻制,男子经常爽约,由于在晚上约见的恋人久久未到,清冷的月光往往使等待的人心生愁绪。而在中国隋唐文人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志向,(因此)为了求官位,文人们四处奔走或羁旅之时,月亮的阴晴圆缺影响着文人们的心情,他们借月或表达离别的不舍,或表达相思的哀愁。所以离别相思之情,在和歌中多表现在情人之间,而中国不只限于情人之间,还多见于家人和朋友之间。

(2)和歌中常以月亮为自然景物,单纯描写其幽玄美,而唐诗中单纯写月亮之景的几乎没有,描写自然之月多是借此表达自己隐逸时的心情。

由于独特的气候特征,日本人有着敏锐的季节感。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换缓慢而有规律,同时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覆盖着茂盛的森林,在清爽的空气中带上几分湿润与甘美,并且经常闭锁在雾霭中,容易造成朦胧而变幻莫测的景象。[14]

同时由于岛国的地理位置,日本经常有各种自然灾害,这催生了日本人的无常观。而月亮的阴晴则勾起了日本人内心对暧昧的崇尚与对无常的哀情。作为美的存在,描写月亮像是描绘艺术品一样,月亮被日本人吟咏。与此相对,唐诗中单纯的咏月诗几乎没有,诗人借月或是表达隐逸的恬淡,或是表达不得志的无奈,或是表达独处的孤独。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3)和歌中借月亮表现的忧愁多为忧自身,而唐诗中的“忧”多是担忧仕途、官位、忧国忧民。

中国唐朝实行科举制,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文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讲究“学而优则仕”。因此唐诗创作多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或是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而平安时代的日本虽然学习了中国的很多东西,但是并没有采取中国的科举制度,而是采取世袭制度。在当时的日本,普通百姓几乎都是不识字的,文人大都是贵族、大臣或者僧侣,他们本来就已经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因此对官位没有那么执着,所以和歌多写儿女私情。

(4)和歌中月亮常常作为一种象征,而唐诗中月亮则为一种背景。

由于日本的访妻婚制度,在和歌中,月亮往往作为恋人即将分别的标志,特别是“有明之月”,即早上还在天空高悬的月亮。男子晚上来访妻子,早上一早就要离开,看到有明之月时就是恋人分别之时。并且按照礼仪,男女访妻相见之后要互赠和歌,所以月亮自然就出现在歌人的笔下。而在唐诗中,多将月亮作为抒情或是叙事的背景,因为唐诗与和歌相比字数较多,形式多样,因此以月来作为背景烘托气氛在篇幅上可以实现。中国讲究“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是“情景交融”,景触发人情,人情再得到景的烘托,由此循环往复,将情推向高潮。从现实原因来看,不管是相思离别还是孤独思乡,这些感情往往是早上或是晚上产生的,晚上夜深人静,明月高挂枝头,这时感情泛滥,才由景到情,作诗一首,以记此情此景。

综上所述,通过中日两国咏月诗歌的分析对比,不难看出唐诗与和歌中的“月亮”意象,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借月抒情这一点中日共通,但是所抒之情却有所不同。由于日本岛国的自然环境和少战争状态以及访妻婚的特殊制度,所以日本人以唯美至上,在和歌中常常借月亮抒发爱情的凄美、人生的无常以及自然的物哀美。而中国由于国土广阔、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以及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人有着极强的功利心,同时有着反战厌战的思想,所以在唐诗中,中国文人常常借月亮抒发思乡念家、渴望得到功名、期望被帝王重用的感情。这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点,也诠释了日本唯美精致、中国广阔雄浑的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