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神”

4.“黑暗中的神”

龟井铭助是人们信奉的“黑暗中的神”,在维新时期,村庄发生了三起武装暴动,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武装暴动中,村庄被暴动的农民所占领,他们将村庄当成中转站。藩镇将他们视为造反,并且一路追踪也来到了村庄。龟井铭助指挥原来破坏人组织的步枪队,在藩镇武士团出现时就开火,向双方展示了村庄的武装力量,给予双方恫吓。于是龟井铭助和老人们成功地成了暴动农民和藩镇势力的中间调停者。调停让藩镇势力妥协,龟井铭助把村庄从危机中救了出来,但是却也让村庄置于藩镇的统治之下,终结了“村庄=国家=小宇宙”的“自由时代”。从这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龟井铭助具有双重性格。

第二次暴动是为了对抗“户口税”,龟井铭助作为主导策划了这场农民暴动。他主张沿河下行,集结了一大批农民隔藩上诉,最后在临藩的见证下,龟井铭助和藩镇权力的代表谈判,并且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他认为必须要让村庄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再次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同体,于是他想方设法要让村庄置于天皇的权力之下,这样村庄便不会再受到藩镇势力的威胁。他想让村庄再次成为独立的个体,但是又进一步把它暴露在更多人的眼前。

第三次是“血税暴动”,铭助因领导第二次暴动,所以他被逮捕了,并且在狱中死去。他在给自己家人的信上说,即便自己死在狱中,死去的也只是肉体,灵魂仍留在“村庄=国家=小宇宙”中绝不升天。他的灵魂指导了第三次暴动,并采用两重户籍制度,隐藏村庄中一半的人。他使得村庄恢复了一半的独立,虽然是半明半暗的独立,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双重户籍制度的暴露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五十日战争,自那之后村庄每况愈下。

每一次暴动中龟井铭助所体现出来的双重性格都是显而易见的,他其实就是破坏人。书中写道:“龟井铭助不也是在破坏人处于那变动时期复活时的一种表现吗?!”[40]由此可见,龟井铭助就是破坏人在变动时期重生的形态,他所具有的双重性格也就是破坏人的两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