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以上分析了中日两国的诗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的月亮意象,接下来将从国土地理、社会历史、思想制度三个方面总结两国月亮意象不同的原因:

从国土地理来看,日本受多雨的气候影响,形成了暧昧朦胧的美意识。处于地震带、火山带的日本自然灾害繁多,又使日本产生了万事万物瞬息即变的无常观。这体现在和歌中对月亮的吟咏常常出现爱情的凄美、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物哀美。辉夜姬中体现了这种美好的东西得不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物哀美。而中国国土广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或粗犷豪放或缠绵柔和,这体现在咏月诗题材多样,或豪放或婉约。这种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不同点也诠释了日本唯美精致、中国广阔雄浑的民族性格。

从社会历史来看,日本以天皇为中心,且国家几乎是单一民族,所以古代少有战乱,这使得日本民族形成了唯美至上的价值观。所以和歌中描述月亮本身、自然本身美的歌篇不在少数。另外,农业社会的日本对农业高度重视,月亮柔和的月光催生了日本人民对月亮的崇拜与向往,产生了追求极致美的辉夜姬传说。在“月兔捣年糕”的故事中,兔子献身也体现了对农业丰收的感谢之情。与此相反,古代中国不断改朝换代,战乱不断,咏月诗是战争的见证者。月亮的阴晴圆缺唤起了边关将士的思乡念家之情和反战厌战的思想。

从思想制度来看,日本古代官位采取世袭制,文人大都是贵族、大臣或者僧侣,他们本来就已经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因此对官位没有那么执着,所以借月亮所抒发的感情大多是儿女私情。日本的访妻婚制度形成了特殊的“有明之月”的特殊意象,而对爱情的仇怨也成了和歌的主旋律。与日本不同,古代中国采取科举制,有才能之人都有为官的可能性。同时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着文人的价值观,所以在唐朝,文人宦游风气盛行,他们渴望得到功名、期望被帝王重用,这使得中国的文人有着极强的功利心。儒家“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思想影响了咏月诗的题材,单纯的咏月诗几乎没有,诗歌中大多包含诗人或是隐逸的恬淡,或是不得志的无奈,或是独处的孤独之情。另外,月亮意象中也有道教的体现,道家的长生不老思想不仅体现在嫦娥服药奔向月宫得以长生不老,还体现在玉兔所捣制的长生不老药之中。这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神秘的月亮的崇拜以及对永生的向往。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关于月亮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之处也有相同点,这与两国的国土地理、社会历史、思想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现代人可以通过对两国人民不同的价值观、美意识、民族性格的把握,探索适合中日友好交往的新道路、新途径,促进中日民间友好往来。当然,本文所述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间,笔者今后将继续开拓这一领域的研究。

【注释】

[1]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6.

[2]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93.

[3]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21.

[4]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78.

[5]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1.

[6]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70.

[7]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2.

[8]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99.

[9]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245.

[10]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72.

[11]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88.

[12]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225.

[13]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14]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15]药锐红.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看中日两国的月崇拜.中国民族博览,2019(11):199-200.

[16]市古贞次.日本文学史概说.倪玉,缪伟群,刘春英,等,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5.

[17]汪浩.月亮碎片──中外月亮文化对比.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

[18]无名氏.竹取物语图典.唐月梅,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54.

[19]无名氏.竹取物语图典.唐月梅,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176.

[20]无名氏.竹取物语图典.唐月梅,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161.

[21]胡宇坤.试比较中国与古希腊的月亮神话.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5):1-2.

[22]市古贞次.日本文学史概说.倪玉,缪伟群,刘春英,等,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5.

[23]无名氏.竹取物语图典.唐月梅,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154.

[24]王春苗.《竹取物语》对中国嫦娥奔月的接受及化用.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2(15):159-163.

[25]市古贞次.日本文学史概说.倪玉,缪伟群,刘春英,等,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6.

[26]梅联华.江西中秋.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9.

[27]张从军.玉兔捣药.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9):20-25.

[28]大谷大学.生活の中の仏教用語.[2002-2012].http://www.otani.ac.jp/yomu_page/b_yougo/ra1.html.

[29]张从军.玉兔捣药.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9):20-25.

[30]日本文化研究プログ.月にうさぎがいるといわれているのはなぜ?月うさぎが餅つきをしている由来とは?.[2021-05-31].https://jpnculture.net/tsuki-us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