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日本女郎”的关系

4.诗人与“日本女郎”的关系

因《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在副标题中着意凸显了“日本女郎”的存在,而诗歌内容则明显呈现爱情倾向,因此既往关于本诗的解读和研究中也不乏“描写诗人与某日本女性的爱情”的观点。如果基于上述论证可以推测出本诗日本女郎的原型是高良富,那么诗人与高良之间是否存在情愫也值得思考。

从高良富自身的人生经历来看,高良富与丈夫高良武久于1924年4月相识[40],比同年5月结识徐志摩只早了一个月。因此可以推测,彼时高良富正处于与高良武久的热恋之中。所以,高良富几乎没有与徐志摩坠入爱河的可能性。

另外,前述高良富创作的短歌当中,呈现了离别的悲伤情绪,但却没有描写恋慕之情的要素。此外,基于高良富和泰戈尔的长年交情,这里短歌描写的对象“你”也更应指代泰戈尔。

在分别梳理高良富、徐志摩对于此次访日的相关记录时可以看出,徐志摩并未给高良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徐志摩的记录中有明确提及高良富:“这一次在大阪、神户替他(指泰戈尔——笔者注)翻译的和田富子(和田为高良婚前旧姓——笔者注),现在是九州帝国大学心理学教授,便是当年在 Karuizawa的一个旧侣。”[41]另一方面,高良富的记录中只写了“北京大学教授周氏”。裴亮指出,“徐”的发音“xu”和日语中“周”的发音“しゅう”很相似,因此这个周氏很可能是指徐志摩[42]。在20世纪20年代几乎没有日本人知道徐志摩这个诗人[43],因此高良富记忆出现偏差也在情理之中。因此,从这样模糊的记录可以看出,高良富对不会日语的中国诗人徐志摩未留下太深印象,更不用提坠入爱河。

徐志摩和高良富此后并未再见,这首题为《赠日本女郎》的诗自然也没有寄赠到高良处。其实,《赠日本女郎》在1924年访日结束四年之后(1928),才被加于《沙扬娜拉十八首》第十八首之后,收入诗集之中。因此,更加体现了所谓的“赠日本女郎”,不过是一种“虚设”。徐志摩只是将在日本的美好回忆和对林徽因虚幻的感情杂糅在一起,赠送给了意象化的“日本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