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民间故事情节的异同的原因

3.两民间故事情节的异同的原因

首先,总的来说两民间传说故事情节前半部分几乎雷同,这是因为两故事都是受到印度佛教故事影响后形成的。其次,故事中老人数量有所不同,这一差异源于故事经平民百姓口耳相传时出现的信息缺失。最后,两故事的结局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在故事传到中国和日本后,分别与中国和日本本国的文化、风俗习惯进行融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在“玉兔捣药”的故事中,玉兔捣制长生不老药与中国自古以来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有关。而古人选择让兔子来捣药有两个原因,一是兔子奔跑的速度,二是兔子食草的习性。速度加快可以改变空间,兔子作为依靠速度成仙的载体,也可以满足人们对成仙的渴望。另外,兔子作为食草动物懂得草药,所以让兔子来捣药再合适不过了。[29]谈到月宫,中国人自然想到嫦娥,月宫作为嫦娥的住处,也是玉兔升仙之处,所以玉兔和嫦娥就被联系在一起了。

“月兔捣年糕”的故事与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文字相关联。首先,日本人认为在月圆之夜可以看到月球上受环形山等的影响其阴影呈现出“月兔捣年糕”的形状。其次,相传月兔捣年糕是为了报答送它到月宫的老人,让老人不被饥饿所困扰。再次,这与赏月的季节有关,日本古时赏月和中国时间相同,都是丰收时节八月十五。劳动人民对能够五谷丰登满怀感激,并将这种感激融入“月兔捣年糕”这一美好故事之中。最后,日语中“望月”(motiduki)的发音和“捣年糕”(motituki)的发音相似,由此产生了月兔的工作变成了“捣年糕”。[30]

综上所述,“玉兔捣药”和“月兔捣年糕”的故事虽然都传自印度,但是分别结合中日两国固有的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有了各自的发展和特色。这其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永生的渴望与日本民族劝善的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两国人民对农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