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禅茶文化传日背景及原因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 毛晓燕
[摘要]径山禅茶文化起源于唐朝,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当时的径山既是临济宗传禅之中心,又是五山十刹之首席,同时还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日本的佛教文化和茶道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捋清径山禅茶文化传日的根源,本文对径山禅茶文化传日的背景进行了梳理,发现径山禅茶文化传日受到当时中日国情以及佛教形式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径山禅茶文化,中日文化交流,武士阶层,佛教,禅僧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禅茶文化的发源地。径山在中国禅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在总结中国禅茶文化历史进程的过程中,将其称为中国禅茶文化的实践之地。对于日本茶道文化来说,径山禅茶文化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被学界认为是日本茶道的源泉。
首先将径山禅茶文化传入日本的是圣一国师圆尔辨圆(1202—1280)。1235年圆尔辨圆入宋,师从余杭径山寺的无准禅师(1179—1249)。1241年回国时,他从径山带回了茶种并播种在静冈县,还模仿《禅院清规》制定了《东福寺清规》。1259年,大应国师南浦绍明(1235—1308)入宋。1267年,南浦绍明从径山寺传虚堂智愚禅法归日,据日本江户时代日本百科词典《类聚名物考》记载,南浦绍明归日时还携带了一具茶台子,这具茶台子成为崇福寺重器,后又被赠予大德寺,也有说法是天龙寺开山梦窗曾用此茶台子来举行茶宴:
○茶会始 台子 ○或书曰、(一云座右随笔)茶宴之起、正元年中、筑前国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入唐时宋世也、到径山寺谒虚堂而传其法而归、时文永四年也、绍明归时、携来台子一具、为崇福寺重器也、后其台子赠紫野大徳寺、或云、天龙寺开祖梦窗、以此台子行茶宴焉、故茶宴之始自禅家。[1]
这一记载明确说明了日本的茶宴始于禅家,乃是南浦绍明从径山传入。除此之外,日本《本朝高僧传》《虚堂智愚禅师考》等均对此事有所记载。《虚堂智愚禅师考》中称南浦绍明从径山带回茶典七部,其中有茶道清规三卷。南浦绍明回到日本以后,模仿径山禅寺,开始在日本推行茶礼。茶礼是禅院僧侣必须遵守的清规之一,也是日本茶道的雏形。那么,为什么径山的这种禅茶文化能远渡重洋传播至日本,为日本茶道的产生奠定基础呢?本文从日本和中国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径山禅茶文化传日的时代背景,从日本武士阶层崛起、武士阶层对佛教的态度以及中国禅宗崛起和径山在禅宗的地位等角度探讨径山禅茶文化传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