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自我与他者之间
2025年10月20日
白羽——自我与他者之间
便利店的店长曾对白羽有过这样的评价:“人生完蛋啦。那样子没救了。根本就是社会的负担。一个正常人,要么工作,要么家庭,总得做好一件事。归属到社会才是人的义务啊。”[24]而白羽也确实是为了履行作为人的义务来到了便利店打工。也许在他人看来,白羽是社会的异类,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他始终存在于社会规范之中。他想要获得社会地位,过上正常的生活。他曾说“我要过上让那群家伙没话可说的人生”[25]并做出了一些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26]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又将客我分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其中“社会自我”由个体扮演的角色组成,指的是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或认可。[27]社会自我的追求可以解释为如下几个词语。“想要取悦别人,想要被别人郑重对待,想要被夸赞的欲望。社交性、竞争、嫉妒的爱、对名誉的追求、野心。”[28](笔者译)在社会群体中的白羽,一直想得到他人的认可,体现出自身浓重的社会自我意识。由此笔者认为白羽的人格中社会自我的成分极高,重视并不断追逐社会地位的白羽一直遵循着社会的期望。
白羽虽然离开了便利店这一小集体,但是他无法获得自由。人一直遵从自己的欲望生活很危险,但是执着于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名誉终究会迷失自我。被囚禁在社会中的他,未来也许会一直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盲目地追寻社会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