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郎”的实像与虚像再考证
2025年10月20日
四、“日本女郎”的实像与虚像再考证
本诗中“日本女郎”的身份,在徐志摩研究中一直是一个暧昧的问题。例如,刘介民(2003)[27]只提到这是“一个日本少女”。宋益乔(2010)[28]还提出了“在日本,他很快与一位做招待员的‘女郎’熟识了,那是个古典式的东方美人”这样没有判断依据的观点。除此之外,很多先行研究以“日本女郎的身份已经无从考证”[29]来一笔带过,或直接无视日本女郎的身份及其与诗人的关系,对此避而不谈。关于此问题,裴亮指出诗中“日本女郎”的原型是高良富,并且在高良富形象的背后融入了彼时诗人所钟情的林徽因的身影。基于1924年徐志摩访日前后在北京文化界遭遇的个人感情、文坛人际方面的冲击,以及访日过程中日方随行团队的实际情况,本文基本认同“日本女郎”原型即为高良富这一观点。
裴亮(2010)[30]文中通过“高良富与徐志摩的共同点”以及“徐志摩当时的恋爱经历和心境”进行了具体分析。然而,究竟高良富的身上存在哪些特质,能让徐志摩在其身上成功投影出林徽因,最终将两位女性在诗中一表一里地合二为一?为解决“日本女郎”形象与意象的表里融合问题,以下将从两位女性的“欧美留学经历”“与泰戈尔的亲密交往”“车站送别”三个视角,分别剖析其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