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32亿人,同比增长7.8%。国内互联网公司纷纷投入游戏研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而产出一批质量优良、口碑较好、用户活跃度高的游戏,如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网易的《阴阳师》《决战!平安京》等。同时,国产游戏也正在不断走向国际化,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合人民币1 008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也是近四年来的新高。这一数据远远高于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收入的增速,海外收入已经成为中国游戏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游戏出口方面,最基础的工作是要对游戏文案进行本地化,即翻译成对应国家的文字。而在所有的文案中,玩家最先接触到的是UI文案。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是指通过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并且要求界面美观,为此需要对界面整体进行专门的设计、排版和制作。在游戏UI设计中,关键要素包括图标、色彩、按钮、文字和背景五个方面。其中,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解说与宣传,对于用户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游戏方式与游戏规则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影响用户是否决定尝试一款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要求文案必须简洁精练、辨识度高。

但是,在实际进行游戏的本地化时,特别是在UI文案中,译文文本非常容易出现“爆框”现象。“爆框”即文本长度与设计好的UI框不匹配,文本过长无法全部纳入其中。由于UI框是按照中文文本长度设计,在翻译成日语等其他语言时,如果译员不对译文进行特殊处理,就容易出现“爆框”现象。虽然可以由技术人员调整UI框的尺寸等以适应文本长度的变化,但是考虑到画面的整体美感,这项调整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并且一款游戏往往会同时翻译成多种语言,因此对于“爆框”现象最基本的解决方法是译员对译文进行一定处理以适应UI框的大小。

目前在关于游戏翻译的研究中,针对译文长度,特别是UI文案译文长度的研究尚少。刘畅、杨维秀(2019)[1]提到,对于游戏内超文本的翻译,不仅要兼顾语义,译员还要着重考虑译文字段的长度,字段长度的变化将会影响游戏画面的显示效果,关系到游戏画面整体是否和谐。刘剑(2014)[2]对于字段长度是否处于单元格规定的可行范围所提出的建议是,要结合语境处理译文,使译文字数不超过原文字数。

笔者于2018年12月6日至2019年12月8日,参与了网易出品的手机游戏《非人学园》的汉译日翻译实践,该游戏日服于2019年1月3日正式上线。笔者主要承担游戏日服上线前的本地化及后续的更新维护的文案内容的翻译工作,累计翻译字数9万余字。翻译委托方也对译文字数提出了要求:关于汉字少于6字的特殊名称,翻译结果最多比原文多一个字符,否则可能放不下;汉字6字以上的文本,译文字数不能超过原文字数的1.5倍。在如此严苛的条件限制下,经过努力,笔者顺利完成了此次翻译任务。本文以此次翻译实践中出现的10字以下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译文字数受限情况下,实现汉译日在意义和形式上完美转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