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愿望进行DNA分子设计,通过体外重组和转基因等,使生物体获得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特性。它代表着现代生物工程的发展前沿,在生命科学、农业、医药、食品、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

基因工程学科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为使教材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及时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在第一版教材的基础上,多所学校从事基因工程教学的教师共同编写了本教材。第二版基本延续了第一版的结构体系和写作风格,遵从“重视基础、拓展眼界、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基因工程原理和操作技术流程为主线,编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修改了第一版中个别错误之处,同时删除了部分前后重叠的内容;二是增加了部分插图,使教材更加直观易懂;三是增加了部分应用实例,如原核细胞生产蛋白质;四是增加了第11章“基因工程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基因敲除、过表达、基因敲减、基因编辑等研究方法与技术。同时为加深读者对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的理解,除将主观题附于各章后面,配合“一书一码”,还编写了各章的客观题,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共13章,主要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宿州学院张兴桃编写;第2章由滨州学院邵燕编写;第3章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韩凤桐编写;第4章由延安大学陈国梁编写;第5章由中南民族大学李晓华编写;第6章由大连海洋大学王秀利编写;第7章由山西医科大学孙要军编写;第8章由辽宁大学何剑为、杨哲编写;第9章由淮北师范大学宋运贤编写;第10章由燕山大学李健编写;第11章由中南民族大学刘新琼,山西医科大学孙要军、杨爽编写;第12章由郑州轻工业大学孙新城编写;第13章由塔里木大学包建平编写。宋运贤、王秀利负责拟定提纲、统稿、审校,陈国梁、韩凤桐、何剑为、李晓华、张兴桃协助审校样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因篇幅所限,所列文献可能有疏漏,对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编辑等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感谢!同时感谢第一版各位编委的付出及对第二版教材编写的支持!

与课程配套的慕课短视频及部分参考资料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网站开放,欢迎读者使用过程中访问。

希望通过本次修订,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但由于时间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不断改进。

编者

2022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