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 RNA干扰的发现和发展
2025年09月26日
11.3.1 RNA干扰的发现和发展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进入细胞后,在细胞内特异性降解与其同源的mRNA,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1998年,美国科学家梅洛(Craig C.Mello)和法尔(Andrew Fire)在线虫中验证了基因沉默。他们将正义RNA、反义RNA以及两种互补形成的双链RNA分别注射入线虫体内,发现原本作为对照加入的双链RNA的抑制基因表达程度比只注射其中一种时的程度要高,能够高效地特异性阻断该基因的表达。该发现让我们能够用极为简便的方法,对生物的某一特定基因进行调控。他们推测,这个转入的外源基因能够同时抑制植物中内源基因的表达。法尔与梅洛两人因在RNAi研究中的重要贡献,于2006年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又先后在小鼠、大肠杆菌、昆虫、鸟类等生命体中发现了RNAi现象。科学家们认为RNAi是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种古老现象,是生物抵抗异常DNA(病毒、转座子和某些高重复的基因组序列)的保护机制,同时在生物发育过程中扮演着基因表达调控的角色,它可以通过降解RNA、抑制翻译或修饰染色体等方式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