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mRNA差异显示技术

5.5.3 mRNA差异显示技术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仅10%~15%的基因在细胞中表达,而且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基因的差异表达不仅是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而且是各种生理及病变过程的物质基础,因此,分离、鉴定差异表达的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高等生物成熟的mRNA都带有poly(A)的特性,用特定的锚定引物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建立mRNA差异显示技术,这种技术称为差异显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differential display of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CR,DDRT-PCR)技术。

1.DDRT-PCR技术的基本程序

mRNA差异显示技术是根据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mRNA的3'端带有多聚腺苷酸尾(poly(A))的结构特点,以含Oligo(dT)的寡核苷酸为引物将不同的mRNA逆转录成cDNA。参照图5-17,该技术根据poly(A)序列起点前2个碱基除AA外只有12种组合可能性:5'-NMAAA… AA-3',其中N代表A、G、C、T 中任意一种碱基,M代表G、C、T 中任意一种碱基。设计合成12种下游poly(dT)引物时,在其3'端加上两个锚定碱基引物:5'-TTT…TTTMN-3',称3'端锚定引物,其通式为5'-T11 MN-3';同时为扩增出poly(A)上游500 bp以内所有可能的mRNA序列,在5'端又设计了20种10 bp长的随机引物。这样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能产生出20000条左右的DNA条带,其中每一条带都代表一种特定mRNA类型,基本包括了在一定发育阶段某种细胞类型中所表达的全部mRNA。将PCR产物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即可显示不同的条带位置。将不同组织所特有的差别表达条带中DNA回收,扩增至所需含量,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杂交或直接测序,从而对差异条带鉴定分析,最终获得差异表达的目的基因。

img

图5-17 DDRT-PCR技术的基本程序

(引自吴乃虎,1998)
(a)分别从A组和B组提取总mRNA;(b)加入3'端锚定引物(5'-T11 MN-3')进行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c)加入一对特定组合的5'端随机引物和3'端锚定引物(5'-T11 MN-3'),以及35 S-dNTP进行PCR扩增;(d)将同位素标记的PCR产物加样在变性的DNA序列胶中进行电泳分离,并做放射自显影,除了A组或B组特有的条带之外,大部分条带是两组共有的。

2.DDRT-PCR技术的优点

DDRT-PCR技术的优点可概括为“3SRV”(simplicity、sensitivity、speed、reproducibility、versatility),即:①简单,较易操作;②灵敏度高,PCR技术的应用使得低丰度mRNA的鉴定成为可能;③可同时比较两种以上不同来源的mRNA样品间基因表达的差异;④实验周期短,约8d即可完成,便于重复;⑤可进行多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

3.DDRT-PCR技术的缺点

尽管DDRT-PCR技术有以上诸多方面的优点,但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出现差别条带太多,假阳性率高达70%左右,对高拷贝数的mRNA具很强的倾向性;②扩增条带分子长度较短,一般在110~450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