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脉冲场凝胶电泳

4.2.4 脉冲场凝胶电泳

1.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定义

1984年,Schwartz和Centor发明了一种分离大分子DNA的方法,即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与常规的直流单向电场凝胶电泳不同,这项技术采用定时改变电场方向的交变电源,每次电流方向改变后持续1s到5 min,然后再改变电流方向,反复循环,所以称之为脉冲场凝胶电泳。

2.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在凝胶上至少施加两个电场方向,当某一电场开启时,DNA分子即顺着此电场的方向纵向拉长和伸展,以“蛇行”(reputation)的方式穿过凝胶孔。如果电场方向改变,DNA分子必须先掉转头来,才能沿着新的电场方向泳动。这样,随着电场方向反复变化,伸展的DNA分子相应地变化移动方向,较小的分子能相当快速地适应这种变化,但大分子则需更长的时间来改变方向,而真正用于前移的时间相对减少,从而将不同大小的分子分开。脉冲电泳分离DNA大分子的介质一般采用琼脂糖凝胶,DNA分子的净迁移方向与普通电泳一样,垂直于样品孔,最大分辨率约为5000 kb(线状DNA分子)。

3.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应用

PFGE主要用于染色体DNA的分离、微生物基因组分型、人类染色体内切酶物理图谱分析、细胞凋亡、探测细胞染色体上百万碱基对以上的基因组DNA的缺失、酵母人工染色体分析等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