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概述
核酸包括DNA、RNA两类分子。真核生物中约95%的DNA分子存在于细胞核内,约5%为细胞器DNA。真核生物中的RNA分子约75%在细胞质中,约10%在细胞核内,约15%在细胞器中。总RNA中80%~85%为rRNA,tRNA及核内小分子RNA占10%~15%,而mRNA分子大小不一,序列各异。总的来说,DNA分子的总长度随着生物的进化程度而增大,而R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生物进化无明显关系。
1.核酸分离提取的基本流程
核酸的分离提取就是采用各种方法从组织或细胞中得到想要的DNA分子或RNA分子而除去其他杂质的过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核酸的分离提取一般包括细胞破碎,去除与核酸结合的蛋白质、多糖、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以及去除其他不需要的核酸分子三个主要步骤,每一步骤又可由多种不同的方法单独或联合实现。具体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核酸分离提取基本流程
(1)细胞破碎:核酸必须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才能进行分离提取,常用的细胞裂解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酶法等。常见的机械法有低渗裂解、超声裂解、微波裂解、冻融裂解等,常见的化学法有加表面活性剂(SDS、Triton X-100、Tween 20与CTAB等)或强离子剂(异硫氰酸胍、盐酸胍与肌酸胍等),常见的酶法有加入溶菌酶或蛋白酶使细胞破裂。在实际工作中,酶法、机械法、化学法经常联合使用。具体选择哪种或哪几种方法可根据细胞类型、待分离的核酸类型及后续实验目的来确定。
(2)蛋白质、多糖及脂类等的去除:核酸的高电荷磷酸骨架使其比蛋白质、多糖、脂肪等其他生物大分子物质更具亲水性。根据DNA与蛋白质、多糖等理化性质的差异,加入离子变性剂、去污剂等使蛋白质或多糖类变性,核蛋白解聚。用选择性沉淀、层析、离心等方法可将蛋白质、多糖及脂类等杂质去除。
(3)其他核酸分子的去除:其他核酸分子即不需要的核酸分子,制备某一特定核酸分子时,其他核酸分子均为污染物。如制备DNA时RNA为污染物,制备RNA时DNA为污染物。可用RNase或DNase去除不需要的核酸。
对于某特定细胞器中的核酸分子,先提取该细胞器,然后按照提取目的核酸分子的方案,可获得完整性好、纯度高的核酸分子。
2.核酸提取分离的原则
核酸提取分离时无论采取何种方法,一是要保证核酸一级结构的完整性,因为完整的一级结构是核酸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尽量排除其他分子的污染,保证核酸样品的纯度。
3.核酸分离提取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分离核酸的完整性和纯度,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尽量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提取过程,以减少各种有害因素对核酸的破坏。
(2)减少化学因素对核酸的降解,为避免酸性或碱性过强对核酸链中磷酸二酯键的破坏,操作多在pH值为4~10的条件下进行。
(3)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降解,物理降解因素主要是机械剪切力,其次是高温。机械剪切作用的主要对象是大相对分子质量的线状DNA分子,如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高温时除水沸腾带来的剪切力外,高温本身对核酸分子中的有些化学键也有破坏作用,提取时尽量避免高温。
(4)防止核酸的生物降解,细胞内外的各种核酸酶直接破坏核酸的结构,其中DNA酶,需要二价金属离子Mg2+、Ca2+的激活,使用EDTA、柠檬酸盐螯合二价金属离子,基本可以抑制DNA酶活性。而RNA酶不但分布广泛,极易污染样品,而且耐高温、耐酸、耐碱、不易失活,所以是生物降解RNA提取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