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秋季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适应这种环境,应当早卧早起,和鸡同时活动。保持意志安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之气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就是与秋收之气相应,是养收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要生飧泄病。这是因为秋天收敛的基础差,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也就差了。

由夏三月而来的是秋三月,其物象特征是容平。这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夏天阳气盛大,所以万物成长,呈“蕃秀”之象。而到了秋天,由于从夏至开始一阴生,阴阳和合,万物尤其是植物开始秀而结实,已经平定,不再像夏天那样成长、扩张了,所以称“容平”。这时天气的特点是风气劲急,地气清明,物色清肃。我们从经验中都知道,秋天的蔬菜有清凉之感,不像夏天的蔬菜有一种混浊之象。这是因为秋天金气当令,金气的特点是清凉肃杀;而夏天是火气当令,火气的特点是炎热混浊。顺应这一特点,秋天的养生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避初寒,早起以从新爽。秋天养生在情志上要“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秋天是从夏天的阳气主令转变为阴气主令,顺应这一变化,意志也从夏天的自由奔放的“所爱在外”,变成“无外其志”的安宁收敛。这样才能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所谓“秋刑”。以前我们说过,古代是秋后问斩,称“秋刑”。引申指秋天的肃杀凋零的气象。秋天人体是肺气主令,肺气的特点是清肃下行。如果这时还是意志外弛,就与肺气的清肃相反,肺气不得清肃。顺应秋天养生的关键是意志不能再像夏天那样“若所爱在外”了。这就是顺应秋天气候应有的反应,是“养收”的方法。违逆了“养收”的方法就会伤肺。肺属于金,旺于秋,秋失所养,故伤肺。在五行,金生水,肾属水,肺伤则不能滋养肾水,所以到了肾气当令的冬季则肾虚飧泄,这样供给冬藏的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