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2025年08月10日
【细读】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人体内的清气和浊气。岐伯说:人吃的谷物是浊气,吸的空气是清气。清气注入阴,浊气注入阳。由水谷浊气化生的清气,上出于咽喉;在清气内的浊气则下行。若清浊升降失常,互相干扰,就叫乱气。黄帝说:阴清阳浊,浊中有清气,清中有浊气,清气、浊气怎样区别呢?岐伯说:气的大致区别是:清气向上注入肺脏,浊气向下流入胃腑。胃中化生的清气,上出于口;肺中所含的浊气,向下注入经脉,在内积聚在气海中。黄帝说:诸阳经都是浊气所在,哪个阳经浊气最多呢?岐伯说:手太阳小肠接受的浊气最多,手太阴肺接受的清气最多。清气上走于孔窍,浊气下行于各经脉。五脏受纳的都是清气,只有足太阴脾接受胃中之浊气。
本节首先论述了人气有清浊,清浊各走其道,不得相干,相干则清浊升降失常,气乱为病。其次论述了阴阳清浊的大致分别。最后论述了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及足太阴独受其浊。本节从总体上阐明了清气在阴经在五脏,浊气在阳经在六腑,阴阳清浊各走其道。但另一方面,阴阳清浊之间并非完全隔绝,又是相互关联的。阴阳清浊之气的分别是清气向上注入肺脏,浊气向下流入胃腑,而足太阴脾则接受胃中之浊气。脾将浊气中的清气上输于肺。脾是清浊转化分别的枢纽,是连接阴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