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脉是血液聚会的地方,而血的循行,要依赖气的统率。脉长说明气机顺达;脉短说明气分有病,脉数说明心里烦热;脉大是表示病势进增。若见上部脉盛,是得了气塞于胸的病;若见下部脉盛,是得了气胀于腹的病。代脉是得了气衰的病,细脉是得了气少的病;涩脉是得了气痛的病。脉来刚硬混乱,势如涌泉,这是病情加重,到了危险地步;若脉来似有似无,其去如弓弦断绝,那是必死的。

本节承接上一节,具体论述了不同的脉象及其所主的疾病。中医学认为人是统一的整体,整体的变化会在局部有所反映。疾病既在外部有明显的异常变化,也有引发疾病的内在根源。这种内在的根源引发的疾病不仅有病人可以感受到的症状,同时,在脉象、脉色、声音等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对脉色声音等的诊察就可以辅助疾病的诊断。如脉象数,超过正常脉搏的次数,就表示内心烦热。数与热是有同一原因引发的,具有共同的“象”。热的物体具有运动速度快(数)的特点,又如,上部脉盛,是气塞于胸;因为胸在人体的上部,所以,胸部的病会出现上部脉亢盛的表现。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一语是对病危将死之时的脉象描述。浑浑革至如涌泉,王冰注:“浑浑,言脉气乱也。革至者,谓脉来弦而大,实而长也。如涌泉者,言脉汩汩,但出而不返也。”正常人的脉象如河流之水是有节律地向前流动,而病危之脉,则如洪水滚滚,其来散乱,而且是突如其来,如泉水喷涌。革,变革。革至,是说脉象发生了急剧变化。“浑浑”一句是说病危之脉“来”时的形象,而“绵绵其去如弦绝”则是说病危之脉“去”的形象。王冰注:“绵绵,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如弦绝者,言脉卒断,如弦之绝去也。”病危之脉来势汹涌如洪水滔天,而去势则骤然衰减似无,如琴弦断绝,琴声骤止。这种来势与去势的巨大反差是病危的征象。正常的脉象来势与去势应该是相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