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黄帝说:讲得妙极了!把人的形体与阴阳四时结合起来,虚实的感应,无形的病况,要不是先生您谁能明白呢?然而夫子多次说到形和神,究竟什么叫形神?希望详细听听。

岐伯说:请让我先讲形。所谓形,就是说还没有对疾病看得很清楚。问病人的病痛,再从经脉的变化去探索,病情似乎一目了然地出现在眼前了,但是诊脉按寻却仍然不能清楚发病的机理,则是仅仅知道了疾病的症状,而没有真正明了病情。因为这是仅仅靠诊察可见的形体变化,才了解的病情,所以叫作“形”。

黄帝说:那什么叫神呢?岐伯说:请让我讲讲神。所谓神,就是耳不闻杂声,目不见异物,排除外界环境和疾病假象的干扰。让心志开朗,慧光独照,非常清醒地领悟其中的道理,但这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有如观察一种东西,大家都在看,但只有自己才看得真切,刚才还好像很模糊的东西,突然鲜明起来,好像风吹云散,宇宙清朗,光明可见。这就叫作神。对神的领会,是以三部九候脉法为本源的,真能达到这种地步,九针之论的具体操作规则,就不必太拘泥了。

本节对形神做了精彩的分析。这里的形神不是指本来意义上的形体和精神,而是用其引申意。所谓“形”就是指有形可见的事物,对此能够把握就称为“形”;“神”就是指事物尚处于无形可见的状态,能够对这一状态有所领悟就称为“神”。当然,对“形”的把握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具备的能力,而到达“神”的境界则是少数人才有的特异能力。具备“神”的能力,对于治病和养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里的“形”与“神”,实际上讲的两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形”就是一般人都具有的以自然感官特别是耳目的感知能力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的普通认识能力。此外,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还认为有一种超越于普通认识能力的“神悟”性的认识能力。就是这里所说的“神”。这种认识能力是古人在“行气”,即古代气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异认识能力。是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一体之后形成的智慧。对于缺少这种经验的人来说难以理解,甚至可能斥之为迷信。但在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有非常多的类似说法。对此,不宜简单否定。古人言之凿凿,绝不是神话传说或者是文学性的夸张想象,而应该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

疾病总是从无到有的,是无中生有。能够在无的状态,严格上已经不是绝对的无,而是从无到有的中间的若有若无的恍惚状态的时候,发现并予以祛除就是神医,这也就是养生之道。能够在若有若无的恍惚之时发现疾病先兆的能力,就是“神悟”的认知能力。历史上的很多名医都有“神悟”之功,如张仲景预言王仲宣二十年后眉落而死等。所以我们不要误解神医的概念,认为神医是能够起死回生的人,本来意义上的神医就是指在疾病尚处于隐微之时就能够发现并治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