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十二脏器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有无主从的区别?岐伯回答说:问得真详细啊,让我说说吧。心就像君主,智慧是从心产生的。肺好像宰相,主管一身之气,治理调节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由它完成。肝好比将军,谋虑是从它那里来的。胆是清虚的脏器,具有决断的能力。膻中像内臣,心的喜乐,都由它传达。脾胃受纳水谷,好像仓库,五味转化为营养,由它那产生。大肠主管输送,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在那里最后完成。小肠接受脾胃已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分清别浊。肾是精力的源泉,能产生技巧。三焦主疏通水道,周身行水的道路,由它管理。膀胱是水液聚会的地方,经过气化作用,才能把尿排出体外。以上十二脏器的作用,不能失去协调。当然,君主是最主要的。心的功能正常,下边就能相安。依据这个道理来养生,就能长寿,终身不会有危险;根据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反之,如果君主昏庸,功能失常,那么十二官就出问题了。而各个脏器的活动一旦闭塞不通,失去联系,形体就会受到伤害,对于养生来说,这是最大的祸殃。这样治国,国家就有败亡的危险,要千万警惕啊!
本节以古代在君主统领下的行政系统的职能来类比十二脏腑的生理机能,强调脏腑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关键。特别是作为君主的心对生命活动和养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人可能认为脏腑之间的协调配合,即“此十二官不得相失”是一种自然的生理机能与人的主观意识没有关系。就是说脏腑生理机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比如消化系统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循环系统的血液的循环、对组织细胞的营养及血液的代谢等都是自然发生的。诚然如此,但人的主观状态却会对生理机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不同影响,进而导致健康和疾病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恣意妄为,暴饮暴食,纵欲无度,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必然伤害身体,而致早衰甚至早亡。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架机器,那么这架机器寿命的长短就取决于我们这主人如何对待它了。一个爱惜机器的人,机器就会用得长久,反之,很快就会毁坏。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呢?根本的原则就是道家的无为之道。所谓无为之道,就是因顺自然而不妄为。我们的身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然的运动节律,我们应该尊重和顺从自然节律,而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恣意妄为。如天有日夜,人有寤寐。人就应该顺应昼夜而寤寐。当今有很多人偏偏颠倒阴阳,日久必为大患。饮食上虽然已经饱了,为了贪图美味非要再吃点不可。有人患了阳痿,实际上是自然告诫他应该节欲了,可为了贪图享乐,非要用壮阳药维持。凡此等等,都是道家反对的违逆天道的有为之行。所以养生的关键一条就是听自然的话而不妄为。困了就睡觉,累了就休息,一切按自然之道而行。这样就能“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反之,“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所以要“戒之戒之”!养生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君主——心,始终处于无为的状态,不能为满足私欲而悖逆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