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黄帝说:说得好!制方有君臣的分别,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主治疾病的药味就是君,辅佐君药的就是臣,附应臣药的就是使,不是上中下三品的意思。黄帝道:三品是什么意思?岐伯说:所谓三品,是用来说明药性有毒无毒的。

前面一直在谈论方制问题,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而本节则具体论述了方制的内涵。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称为“君”,辅佐“君”治疗的是“臣”,呼应、配合“臣”的是“使”。“使”的本意就是出使外国办理外交的“使节”,方制的“使”是指能够调和诸药,引导诸药达到病所等作用的药物。

这里附带提及了“三品”的概念。前面我们说过,事物普遍具有三种不同的状态或类别。“三品”即三等、三类。比较早的是董仲舒用于人性的划分。董仲舒认为上品是圣人之性,纯善无恶;中品是中民之性,可善可恶;下品是斗筲之性,纯恶无善。中医用“三品”概念指药性。本文之所以说“非上中下三品之谓也”,是因为《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且以上品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