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黄帝说:它与人的寿命长短有什么关系?岐伯说:阴精上承的高原地区,腠理致密,阳气不会外泄,阳气固密于内,排拒寒气,邪气不易内侵,所以,那里的人多长寿;阳精下降的低洼地区,阳气容易耗散,腠理开张,风湿之邪,容易侵入人体,正气衰竭,所以,那里的人多夭折。黄帝说:说得好。如果人们有了病,应该怎样治疗呢?岐伯说:西方北方气候寒冷,人的皮肤腠理多致密,人多热食,治疗应该散外寒清里热;东方南方气候温热,人的皮肤腠理多开张,人多冷食,治疗应该收敛阳气温内寒。这就是同样的病症而治法不同的道理。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治疗疾病并不是拘泥于疾病的表面现象,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寻根究底,从发病根源上治疗。同样的疾病其形成的病因可能不同,不同的疾病又可能是同样的病因所致。因此,就有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治法。三国时的名医华佗就曾经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过两个患了同样疾病的人。有两个官府中的小吏,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患了头痛身热的病。华佗说:“倪寻应该用泻下的方法,李延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有人不解为什么一样的疾病治法不同?华佗说:“倪寻是表实证,李延是里实证,所以治法不同。”

所以说:气候寒凉的地方,寒气束缚于外,热气郁结于内,故多内热,可以用寒凉药治疗,来散外寒清里热;并可用汤水浸渍,来发汗使其腠理开张,元气通畅。气候温热的地方,腠理容易开张,而阳气外泄,故多内寒,可用温热药治疗,来增强元气,使之固守于内,不使真阳外泄。治法必须适宜当地的气候,这样可使气机平和。如果有真假寒热之病,又该用相反的方法治疗。

黄帝说:说得好。但同是一个地区的气候,而生化寿夭,各有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这是地势的高低不同导致的。地势高的地方多阴寒,属于阴气所主;地势低下的地方多热,属于阳气所主。阳气太过,四时气候就来得早,先于天时而至;阴气太过,四时气候就来得晚后于天时而至。这就是地理高下与生化迟早关系的一般规律。

黄帝又说:那么它与寿夭也有关系吗?岐伯说:地势高的地方,因为寒气内收则元气内守而多寿;地势低的地方,因为热气外散则元气外泄而多夭。地域差异的大小跟这种差别成正比关系,地域差异小,寿夭的差别就小;地域差异大,寿夭的差别就大。所以治病必须懂得天道和地理,阴阳的交胜,气候的后先,人的寿命长短,生化的时期,然后才可以了解人的形体和气机啊。

这两节论述了东南西北四方气候的寒温特点及同一地区由于地势高下也有寒温之异,由此而影响人的寿夭。提出“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和“同病异治”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养生实践应该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