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黄帝说:四时的顺序,是导致脉象逆顺变化的根源。所谓“逆顺”就是正常与异常之意。异常的脉象与四时顺序相反,所以称“逆”;正常的脉象与四时顺序相符,所以称“顺”。但是脾脉主哪个时令呢?岐伯说:脾属土,是个独尊之脏,它的作用是用来滋润四旁的其他脏腑的。黄帝说:那么脾的正常与否,可以看得出来吗?岐伯说:正常的脾脉看不出来,但病脉是可以看得出来的。黄帝说:那么脾的病脉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其脉来时,如水流动,这叫太过,主病在外;其脉来时,如鸟啄食,这叫不及,主病在里。黄帝说:您说脾是孤脏,位居中央属土,滋润四旁之脏,那么它的太过与不及,都会发生什么病变呢?岐伯说: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会使人九窍不通,身重而不自如。

本节在以上四节论述心、肺、肝、肾平脉与太过、不及之脉的基础上,论述了脾的平脉与太过、不及的病脉。与心、肺、肝、肾不同的是,脾的平脉并没有特异的脉象。这是因为脾为“孤脏以灌四傍者也”。明代医家张介宾说:“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本,故运行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肾四脏者也。土无定位,分王四季,故称孤脏。”意思是脾属土,自然界中的土无处不在,生养万物;脾脏就是人身的土运行水谷,化生津液来灌溉心肺肝肾四脏。脾土不像其他四脏,没有特定季节和方位,而是分别旺盛于四季之末,所以,称“孤脏”。“孤脏”就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相对应的脏。而其他四脏,心属火,肾属水,二者相应;肺属金,肝属木。二者相应。

由于脾不单独主时,所以脾的平脉也是不可见的。就是经文所谓“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正常的脾脉体现于四季的脉象中有柔软和缓之象,而不能单独出现,所以说“善者不可得见”。有病的脾脉则可单独出现,所以说“恶者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