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尺肤诊是上古时期中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尺肤是前臂内侧的皮肤,通过对尺肤的观察结合脉象变化对于诊断疾病具有意义。手臂多见青脉,主失血之证。尺肤缓而脉见涩象,主倦怠无力,喜卧。尺肤热而脉来盛,主大失血。尺肤涩,脉来滑,主多汗。尺肤寒,脉来细、主大便泄泻。尺肤粗,脉气常显热者,主热在里。

通过上文所述的臂多青脉、尺寒、尺热、尺缓、尺涩、尺粗的描述可知,尺肤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尺肤的颜色、寒热以及触手的质感等方面。观察颜色属于望诊,而寒热、质感等则属于切诊。所以,尺肤诊的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望诊和切诊两项。

原文最后一句“脉尺粗常热”的意思是“脉常热尺粗”。这种表达方式属于文言修辞手法中“分承”中的“错承”。所谓“分承”是从语义上后边数语分别承接前边数语,组成几套平行的结构,表示几个不同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分承。分承包括顺承和错承两种形式。用公式表示顺承:ABCabc,其表达的实际意思是:AaBbCc。如“耳目聪明”的意思是“耳聪目明”。错承:ABba,其表达的实际意思是: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