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咸在五行属水,而血脉为心的外合属火,水克火。所以,多吃咸的东西,会使血脉凝滞,而面色失去光泽。《灵枢·五味论》说:“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现代医学也认为,盐里面的钠离子被过多地吸收入血后,易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上升;并能同时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水肿,血管腔变窄,也会引起血压上升。显然,中医学千百年来从直接的生活观察中得出的经验结论,与现代医学是一致的。

苦在五行属火,而皮肤为肺的外合属金,火克金。所以,多吃苦的东西,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灵枢·五味论》说:“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苦味入胃,五谷之气不能胜苦味,苦味进入胃的下部,导致三焦的道路都闭塞不通,所以出现呕逆。食物呕逆而出,不能化生营养,营养不足则皮肤干燥毫毛脱落。

辛(辣味)在五行属金,而筋脉爪甲为肝的外合属木,金克木。所以,多吃辣的东西,会使筋脉拘挛而爪甲枯槁。《灵枢·五味论》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辣之味入胃,辣气走于上焦。而上焦的功能是接受清气而运输至各个阴阳经脉。被生姜、韭菜之类的辛辣之气熏灼,营卫之气不能按时循行,长久停留在心下,故使人心下有如洞之空虚感。营卫之气不能按时循行,首先伤及的就是辛辣之气所克制的筋脉爪甲。

酸在五行属木,而肉为脾的外合属土,木克土。所以,多吃酸的东西,会使肉坚厚而唇缩。《灵枢·五味论》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酸味入胃,酸味之性收涩,进入上中二焦,就不能自由出入了,停留在胃中。胃中温和,就会向下注入膀胱,膀胱的胞皮薄而软,遇到酸味就会蜷缩,约束不通,水道不能畅通,所以出现小便排除不畅的癃证。在外,因为酸味的收涩之性,使得肌肉紧皱收缩而肉厚唇缩。

甘(甜)在五行属土,而骨骼、头发为肾的外合、外荣,属水,土克水。所以,多吃甜的东西,会使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灵枢·五味论》说:“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甘味入胃,甘味之性柔弱,不能向上运行至上焦,而与谷停留于胃中,令人柔润。胃气柔和则舒缓,舒缓则胃中的寄生虫就会活动,寄生虫活动,令人心下烦闷。古代没有化肥、农药之时,粮食、蔬菜中多有寄生虫卵,食入体内,变成寄生虫。过去寄生虫是常见现象。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之前,寄生虫还颇常见。过食甘味,在外会造成骨痛发落。

这些是饮食五味的偏嗜造成的伤害。所以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肾喜咸味,这就是五味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本节论述了五味过嗜所致的五合(五体)的病理变化,提示人们养生应该遵循五味中和的原则,不可过嗜五味。有些人可能认为《内经》说得是否过于夸张了,哪有那么严重?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学强调任何疾病都是从微小的变化开始的,由微而著,积微成损。请大家记住“积”“微”二字,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点滴做起,就会获得良好的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