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2025年08月10日
【细读】
黄帝说:病有不是调气所能治好的,应该怎样治疗?有毒的药和无毒的药,哪种先用,哪种后用,希望听听这里的规则。岐伯说:用有毒或用无毒的药,以能治病为准则,根据病情来制定剂量的大小。黄帝说:请你讲讲方制。岐伯说:君药一味,臣药一味,这是小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这是中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九味,这是大剂的组成。寒证,要用热药;热证,要用寒药。轻症,逆着病情来治疗;重症,顺着病情来治疗。病邪坚实的,就削弱它。病邪停留在体内的,就驱除它。病属劳倦所致的,就温养它。病属气血郁结的,就加以疏散。病邪滞留的,就加以攻逐。病属枯燥的,就加以滋润。病属急剧的,就加以缓解。病属气血耗散的,就加以收敛。病属虚损的,就加以补益。病属安逸停滞的,要使其畅通。病属惊怯的,要使之平静。或升或降,或用按摩,或用洗浴,或迫邪外出,或截邪发作,或用开泄,或用发散,都以适合病情为好。
中医认为清浅的疾病通过按摩导引、针灸砭石等调气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而深重之病就不是调气可以解决的,这时候就需要用药物治疗了。药物分有毒、无毒,而制方有大有小。前面已经论及中医的方剂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药物堆砌,而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的结构是君臣,而复杂的结构则包括君、臣、佐、使四要素。这里还没有提出“使”的概念。在君、臣、佐这一基本结构之下,根据药味数量方制又有小、中、大之制。即“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在具体治疗中,又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多种治法,但总以适宜病情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