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本节论述的是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的一致性,养生治疗应该取法于天地之道。古人认为天是由无形之气形成,地是由有形之体形成,所以说天有精气,地有形质。人的生命有机体也是精气与形质结合而成。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天有八节的气候顺序,地有五方的空间布局。因此,天地能成为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和舞台。

清阳轻清上升于天,浊阴厚重下降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和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决定的。因而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永不休止。只有圣贤之人,对上与天气相配合来养护头;对下与地气相顺来养护足;居中,则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这是因为古人把在上的天、在下的地和在天地之间的人看成三种有才干的事物。人的构造是效法天地人三才而来的。所以必须效法三才之道来养护头足和五脏。自然界的清气通过口鼻进入肺,所以说天气与肺相通;地上的五谷之气,通过口舌进入胃中,所以说地气与咽相通;自然界的风具有疏通流畅之性,而人的肝属木,也具有疏泄气血津液的功能,所以说风气与肝相通;雷鸣电闪,光明外现,心属火有光明之象,所以说雷气与心相通;山谷之间通导水气,脾主运化人体的水湿,所以说谷气与脾相通;雨水是天地之间水的动态循环,而肾也是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所以说雨气与肾相通。运行气血的六经好像是地上的大河,肠胃储存食物好像自然界的大海,九窍排泄身体的代谢物好像水流。如果以天地的阴阳比喻人身的阴阳,那么人出的汗,就好像天地间的雨;人的呼吸之气,就好像天地间的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就好像雷霆;人的逆气,就好像久晴不雨。可见,人体的所有脏腑及其功能无不是与天地相应的。所以养生不取法于天地之理,那么疾病灾害就要发生了。

本节论述了天地精气分布运动,因此而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养生治病应该取法于天地阴阳的自然之道,否则就会产生灾害。本节对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与自然现象的类比是天人相应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今人可能难以理解,我们先不要急于否定。先接受下来,验之于生活实践,慢慢就会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