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本节论述了营卫之气的概念、生成及运行规律。黄帝问岐伯说:人从哪里禀受精气?阴和阳在哪里会合?什么叫作营气?什么叫作卫气?营卫之气是从哪里产生的?营卫之气在哪里会合?老年人和壮年人精气的盛衰不同,昼夜气行的位置各异,我希望听听会合的道理。岐伯回答说:人的精气,来源于饮食。当饮食入胃,它的精微就传到肺脏,五脏六腑都因此接受了营养。其中清的称为营气,浊的称为卫气。张景岳说:“谷气出于胃,而气有清浊之分。清者,水谷之精气也;浊者,水谷之悍气也。诸家以上下焦言清浊者皆非。清者属阴,其性精专,故化生血脉,而周行于经隧之中,是为营气;浊者属阳,其性慓疾滑利,故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是为卫气。”
这是说,饮食的谷气从胃中出来后分为清与浊两部分。清的是水谷中的精气;浊的是水谷中的悍气。各家从上焦、下焦的不同部位论清与浊都是错误的。清的属阴,其性质精微专一,所以能化生血脉,运行在经脉之中,这就是营气;浊的属阳,其性质滑利运行速度快,所以不能循行经络,而是直接运达肌肤体表,充实在皮毛分肉之间,这就是卫气。
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在周身运行不休,营卫各运行五十周次又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同玉环的圆周一样没有开头。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又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昼夜各半。所以卫气的循行,从属阳的头部起始,到手足阴经为止。所以说:卫气运行于阳经,中午阳气最盛,称为重阳;夜半运行于阴经,阴气最盛,称为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外部。营气卫气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是以昼夜来划分的。半夜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夜半以后阴气逐渐衰退,黎明阴气衰退而阳气继起。中午阳气最盛,日落而阳气衰退。当日入黄昏,阳气已尽而阴气继起。到夜半,营卫之气开始会合,这时人们都在睡眠,这叫合阴。到黎明阴气衰尽,而阳气又继起了。如此循行不止,和自然界日月运行的规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