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注释】

①十二脏:指心、肝、脾、肺、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十二个脏器。② 相使:相互使用,相互联系。③官:职守。古代国君统治天下,百官各有自己的职守。因十二脏各有不同功能职守,故喻称“官”。器官之名,由此引申而来。④相傅:辅佐君主的宰相。相,为佐君者。傅,为教育太子及诸皇子者。⑤治节:治理调节。⑥将军:以将军比喻肝的易动而刚强之性。⑦谋略:肝有主思想活动的功能。⑧中正:即中精,胆为清净之府,藏清汁。⑨决断:决定判断的能力。⑩膻(dàn)中:心脏的外围组织,也叫心包。⑪臣使:即内臣。因膻中贴近心,故为心的臣使。⑫仓廪(lǐn):贮藏粮食的仓库。脾胃有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之能,故称“仓廪之官”。⑬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⑭传道:转送运输。道,通“导”。⑮变化:饮食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⑯受盛:接受和容纳。⑰化物:分别清浊,消化食物。⑱作强:作用强力,即指能力充实。古代有“将作大匠”的“匠作”之官。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而精则是创造孕育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整个人体都由精化生而来。而这一工作由肾来主导,故肾好比掌管宫室、宗庙、陵寝营造的“匠作”之官。⑲伎巧:技巧。伎,通“技”。⑳决渎:通利水道。决,通决,为掘开堤坝放水。渎,沟渠。㉑州都:水液聚集的地方。州,水中小丘。㉒气化:气的运动而产生的生理变化。㉓使道:十二官相互联系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