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本节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以及伤神失养的表现。因此,智者养生必定顺着四时来适应寒暑的气候,调和喜怒而安定起居,节制房事,调和刚柔。这样,虚邪贼风就不能侵袭人体,自然可以延长寿命,而不易衰老了。所以过分的恐惧忧思,就会损伤心神。这是因为从五行说,肾属水,心属火,恐惧为肾所主,水克火,故恐惧损伤心神。心神损伤就恐惧,恐惧则肾的藏精功能受伤而使阴精流失不止。悲哀过度会扰动损伤内脏,使气机竭绝,丧失生命。喜乐过度,会致喜极气散不能收藏。心主喜,但过度喜乐则会使心神涣散不藏。《内经》说:“喜则气缓。”范进中举,因过喜而心神涣散,精神失常。牛皋活捉了金兀术也是喜极而亡。愁忧过度,就会使气机闭塞,不能流畅。林黛玉寄身大观园,内心凄苦忧伤,肺气不得宣畅,罹患肺痨而亡。大怒,就会使神志昏迷,失去常态。诸葛亮三气周瑜,气大伤身,尽人皆知。恐惧过度,就会由于精神动荡而精气不能收敛。《内经》:“恐则气下。”突然受到惊吓而二便失禁,甚至暴亡者也不是没有的。

本节论述了情志过极对神的损伤所造成的精神症状以及生理病变,提示人们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本来是人天赋的自然情感,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但是七情过度或者日久就会成为致病的病因甚至致人死亡。可见,七情为病还是相当严重的。如何避免七情的消极影响,关键在于加强道德修养。这也是道德养生的要义。人之所以长时间为消极情绪所困扰,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人生、社会的正确认识。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一切都可以化解。《周易》说:“乐天知命,故不忧。”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对于突发的惊恐之害的防范也在于平日的修心,使柔弱之心变得刚强。正如苏洵所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自心具有顽强的定力,泰山在我面前崩塌也面不改色,麋鹿在我面前舞蹈也不侧目。内心完全不为外物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