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外界邪风侵袭人体,迅猛得如疾风暴雨,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在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就给以治疗;医术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病邪侵入到五脏,治愈的希望与死亡的可能各占一半。如果感受了天的邪气,就会伤害五脏;如果感受了饮食的或寒或热,就会伤害六腑;如果感受了地的湿气,就会伤害皮肉筋脉。本节论述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以及不同邪气伤害人体不同部位的规律。
看到这段原文,我们很容易想起扁鹊见齐桓侯(有说是蔡桓侯)的故事。扁鹊来到齐国,齐桓侯很客气地招待他。扁鹊说:“您有病的皮肤腠理,不治的话,将会深入。”桓侯说:“我没有病。”过了五天,扁鹊又说:“您有病,已经到血脉了,不治恐怕会更加深入。”桓侯还是说:“我没有病。”桓侯很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又说:“您有病已经到肠胃了,不治会更重。”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五天,扁鹊远远看见桓侯就跑了。桓侯派人问其中的缘故。扁鹊说:“病在皮肤腠理,可以汤熨治疗;在血脉,可以针刺治疗;在肠胃,可以药酒治疗,到了骨髓,就是阎王爷也没有办法了啊!”又过了五天,桓侯生病了,派人去找扁鹊,扁鹊逃走了。最后,桓侯死了。
这显然是个寓言故事,怎么会这么巧,扁鹊刚到齐国,齐桓侯就生病了呢?不过,这个寓言故事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应该时刻关心自己的身体,注意细微的变化,及时检查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很多疾病有一个缓慢的发病过程,而且在发病之前会有一些征兆出现。对于像癌症这类恶性疾病医学上主张早期发现。这个道理是对的,但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病是生在患者身上,医生难以发现。虽然现在有健康体检,但是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医学知识,关心自己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及时发现病情,早日治疗。这段原文可以说是扁鹊见齐桓侯的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