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岐伯回答说:东方属春,阳气上升而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养肝,肝血又能养筋,筋又能养心。肝气上通于目。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风,在地为五行里的木,在人体中为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苍,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怒能够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风气能够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又能够抑制酸味。

南方属夏,阳气大盛而生热,热能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养心,心能生血,血能养脾,心气上通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热,在地为五行中的火,在人体中为血脉,在五脏中为心,在五色中为赤,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声中为笑,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忧,在七窍中为舌,在五味中为苦,在情志中为喜。过喜能伤心,但恐可以抑制喜;热能伤气,但寒气可以抑制热;苦味能伤气,但咸味可以抑制苦味。

中央属长夏,蒸发而生湿,湿能使土气生长,土能产生甘味,甘味可滋养脾气,脾气能够滋养肌肉,肌肉健壮能使肺气充实,脾气上通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湿,在地为五行中的土,在人体中为肌肉,在五脏中为脾,在五色中为黄,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声中为歌,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干哕,在七窍中为口,在五味中为甘,在情志中为思。思虑可以伤脾,但怒可以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但风气可以抑制湿气;过食甘味能伤肌肉,但酸味可以抑制甘味。

西方属秋,天气劲急而生燥,燥能使金气旺盛,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够直通肺气,肺气能够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能滋生肾水,肺气上通于鼻。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燥,在地为五行中的金,在人体中为皮毛,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声中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咳,在七窍中为鼻,在五味中为辛,在情志中为忧。忧能伤肺,但喜可抑制忧;热能伤皮毛,但寒可以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但苦味可以抑制辛味。

北方属冬,阴凝而生寒,寒气能使水气旺,水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充实又能养肝,肾气上通于耳。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寒,在地为五行中的水,在人体中为骨髓,在五脏中为肾,在五色中为黑,在五音中为羽,在五声中为呻吟,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战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中为恐。恐能伤肾,但思可以抑制恐;寒能伤骨,但燥可以抑制寒;咸能伤骨,但甘味可以抑制咸。

这几节论述的脏腑四时相应理论与《生气通天论》的五脏应四时理论略有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由于现实世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无限事物,作为一种理论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其全部内容囊括其中,只能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其所需要的内容。但其基本内容五行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这里为便于读者理解,也依据本文列表如下:

img

与《生气通天论》只是论列了五方五脏类属的诸多事物不同,本篇还论述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这是同行之间事物的相生关系。又如“怒伤肝”“风伤筋”“酸伤筋”是同行之间的相克关系。而“悲胜怒”“燥胜风”“辛胜酸”则是不同行之间的相克关系。可见,五行生克关系并不像我们一般理解的那样简单,相克关系并非一定是不同行之间,同行之间也有相克关系。如怒属木,肝属木,怒为肝之志,怒伤肝。风属木,筋属木,风邪入里首先伤筋。而相克也并不是只有消极意义,悲属金,为肺之志,怒属木,为肝之志。“悲胜怒”,就可以用来治疗因怒而生的疾病。同样,属于金的燥气和辛味可以治疗因属木的风气和酸味造成的疾病。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概念推演的文字游戏,历史上的医家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来从事养生和治疗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验。这里以“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为例,来揭示五行原理的科学性。历史上很多医家巧妙地运用情志疗法治愈了情志心理疾病,堪称奇绝。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多年不中,这一年终于时来运转,中了举人。不料乐极生悲,大喜过度失性傻了。结果被其岳丈一掌又打得清醒过来。大家以为这是故事,其实是符合中医理论的。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过喜会使心神涣散而失性。在五行心属火,而水能制火,五脏中肾属水,恐为肾之志。因为范进平日就惧怕岳丈,所以一掌下去,受了恐吓,肾水制服了涣散的心火,疾病即时而愈。如果大家还是觉得小说家言不足为凭,我们再举些史籍中的记载。《后汉书·方术传》记载,华佗曾写信怒骂一位思虑过度而病的郡守,使其大怒呕出“恶血”(瘀血)而愈。据《冷卢医话》所载,清代名医徐徊溪曾经以死诈状元。江南一考生得中状元过喜而狂,徐告以逾十天将亡,书生受恐吓而病愈。这个例子可以说是范进中举的现实版本。还有清代医家傅青主,曾教一位使妻子郁闷病倒的青年,用文火加水银软石头做药引,青年烧火几天几晚无倦意,妻子见状受感动,最后化恨为爱而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