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如果触冒风邪,就会发生寒热。所以,春天被风邪所伤,邪气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生洞泄病。夏天被暑邪所伤,潜伏于内,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被湿邪所伤,到了冬天,就会气逆而痰咳,进而发展为痿厥病。冬天被寒邪所伤害,到了春天,必然发生温热病。风寒暑湿这些四时邪气,会交替伤害五脏。

本节论述感受四时邪气或当时为病,或潜伏体内,至其所胜之时,与时令之气相合为病。因为四时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如春时感受风邪,可以即时发寒热之疾,也可能流连至夏天,春属木,伤于风,木邪胜,流连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克制脾土,而为洞泄。其他夏秋冬感邪,道理同此。中医学伏邪为病的理论提示我们:疾病的病因不一定都在当下,往往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寻找病因不能仅仅局限于目前。体现了中医学重视整体,从全局着眼的伟大思想。所以养生防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追求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