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2025年08月10日
【细读】
本节表达了要祛除疾病,保全人民身心健康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黄帝问道:天地之间,万物俱全,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为宝贵的。人禀受天地之气而生存,随着四时规律成长的。无论是君王,还是平民,都愿意保持形体的健康,但往往身体有了疾病,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病邪就积累日深,潜藏骨髓之内,不易去掉了。这是我心中所担忧的,我想用针刺来解除他们的疾病痛苦,怎么办呢?
岐伯回答说:诊断疾病,应该注意观察它所表现的症候:比如盐贮藏在器具中,能够使器具渗出水来;琴弦快断的时候,会发出嘶破的声音;树木弊坏,叶子就要落下来;疾病到了严重阶段,人就要打嗝儿。人有了这样四种现象,说明脏腑已有严重破坏,药物和针刺都不起作用,这都是皮肉血气各不相得,病不容易治了。
黄帝以及古代伟大的医学家都认为人是天地之间最宝贵的。无论君王还是百姓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地生活。疾病却无情地残害人类,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医学家的责任就是运用各种可能的医学手段祛除疾病,无论是多么严重的疾病也不轻易放弃。与中医学的诞生同时产生的朴素的医学伦理学成为其后中医学发展的强大伦理力量。古代的大医,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孙思邈,无论是李东垣还是朱丹溪……无不是以此崇高道德精神来实践自己的医学事业的。这种医学伦理学精神不仅限于医学,也应该是社会管理者和普通大众的道德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