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不理解贫富贵贱的状况,居处环境的好坏,形体的寒温,不理解适宜的饮食,不能区别性格的勇怯,不知道取象比类的分析方法。像这样,足以搞乱自己的头脑,而不能有清楚的认识。这是治疗工作中第三个失败原因。

中医与西医的医学观不同,西医从生物医学观出发,把疾病看成均质的生物体的病理学改变。西医一般是依据病人的主诉,进行物理或化学检验以获得疾病的客观证据,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根据。在西医看来,同样的疾病其病理的改变是一样的,因而治疗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基本不考虑人的个体差异,最多根据体重增减药量。作为现实的鲜活的个体的人不在西医的思考范围内,西医视域中的人是均质的没有什么差异的生物体。中医则与此完全不同,中医并没有生物学的概念,中医的病人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每个个人。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条件、饮食起居、性格特点等都有密切关系。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只能搞乱自己。所以说,中医非常重视“人事”,讲究“不失人情”。这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而是医家必须掌握的功课,不明此,则不足以为医。在此意义上,中医是个体化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