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黄帝问:阴阳之气有多有少,疾病有盛有衰,治法有缓有急,处方有大有小,希望听听划分标准是什么?岐伯说:邪气在人体有在上在下之别,疾病的病程有远近之分,症状有表里之异,治疗的方法有轻重之别。总以药力达到病所为准则。古代医经《大要》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是奇方之制;君药二味,臣药四味,是偶方之制;君药二味,臣药三味,是奇方之制;君药三味,臣药六味,是偶方之制。病在近处用奇方,病在远处用偶方;发汗不用奇方,攻下不用偶方;补上部、治上部的方制宜缓,补下部、治下部的方制宜急;气味迅急的药物其味多厚,性缓的药物其味多薄。方制用药要恰到病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病所远,而在中途药力就已不足,就当考虑饭前或饭后服药,以使药力达到病所,不要违反这个规定。所以平调病气的方法是:病所近,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小;病所远,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大。方制大的,是药的味数少而量重;方制小的,是药的味数多而量轻。味数最多可至九味,味数最少仅用二味。用奇方而病不去,就用偶方,这叫作重方。用偶方而病仍不去,就用反佐之药来治疗,这就属于反用寒、热、温、凉的药来治疗了。
本节论述了根据病情差异的不同组方原则。复合方剂是中医药物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中医认为方剂不是药物机械、杂乱的组合,而是依据一定原则组成的统一整体。中医认为治病如治国,治国的主体是由君臣组成的行政系统。所以,方剂组成也犹如治国的行政系统,其主干就是君臣。根据君臣的多少又有奇偶之制。君一臣二,君二臣三,属于奇之制;君二臣四,君二臣六,属于偶之制。根据远近汗下的不同而选择奇偶之制。根据病位的上下,方制又有缓急的不同。气味厚的性急,气味薄的性缓。在服用方法上根据病位的远近又有饭前或饭后服的不同。不论奇偶方制,病位近用量小,病位远用量大。病情复杂的可以奇偶方配合使用,这就是“重方”,还可以用“反佐”的方法。可见,中医的方制理论与用药方法是非常复杂,也是非常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