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细读】

黄帝问道:平人的脉象怎样呢?岐伯答说:平人的脉象,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也跳动两次,一呼一吸,叫作一息。另外,一吸终了到一呼开始的交换时间,这是闰以太息,共有五次搏动,叫作平人,也就是无病的人。诊脉的法则,应该以平人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动至数。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血在脉中运行就是由气推动的。中医有“气为血之帅”的说法。因此,脉动的变化就能反映气血的变化。在单位时间内,正常人脉动的次数是相对固定的常数;而在生病时,脉动的次数会发生变化。在没有计时器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判断正常和生病的脉动次数呢?我们知道凡事都需要有标准,正常人的脉动次数就是标准。有了正常人的标准的脉动次数,就可以判断病人的脉动次数与疾病的关系了。古人把无病的正常人称为“平人”,即气血运行平和的健康人。最切近的标准就是医家本人,因为一般情况下,医家都是健康人。古人发现脉动的次数与呼吸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一次呼吸脉动四次,加上在两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脉动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