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
2025年08月10日
【细读】
黄帝道:很好!气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气有余就喘咳、上逆,气不足就呼吸不利、气短。如果邪气尚未与气血混杂,那么五脏还是安定的。这时皮肤只是微病,病势尚轻,这叫作肺气微虚。黄帝又问道:补泻的方法怎样?岐伯说气有余就泻经隧,但不要伤了经脉,不能出血,不能气泄。如气不足的,就要补经隧,不能出气。黄帝又问道:针刺微病时应怎样?岐伯说:应按摩病处,不要停止,同时拿出针让病人看,并佯说:准备深刺。但是当进针时还是比较浅的,这样病人的精气自然贯注于内,而邪气就散乱于浅表,无处留止,邪气从腠理发泄了,真气自然就能恢复正常。
本节论述了“气”有余不足的表现,提出了“白气微泄”的概念,也就是肺经的轻微之病。其病情与治法与“神之微”基本相同。不过,在行针时采用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暗示疗法。说要深刺而实际浅刺,这样就会使病人精气贯注于内,而邪气散乱于外而发泄掉,真气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