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掷中理解“比较”
2025年10月13日
(二)在投掷中理解“比较”
“比较”是根据具体特征或属性,探寻两种事物或几组事物之间的关系。对小班幼儿的要求是理解有关大小、多少、高矮的概念。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或者实物来引导幼儿的话,效果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在运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理解这些概念的话,幼儿往往会自发和自主地学习了。在一次投掷练习中,教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纸球以及大小、高低不同的投掷架,让幼儿自主选择投掷材料。玩了一会儿,小小吴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刚刚投中了下面那个洞洞。”“你试试看能不能投中上面高的那个洞洞呢?”“老师,不行,我试过了,上面高的洞洞太高了,我太矮了投不到。”显然,在幼儿的自主投掷过程中,幼儿发现低的位置比高的位置更加容易投掷,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身高比较矮适合投低的位置。过了一会儿,一一过来告诉我:“张老师,我刚刚投进了两个球,贝贝只投进了一个。”“是吗,你真厉害。比一比,今天你们谁投进的球多?”
幼儿就是在自发练习投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同伴一起比较数的多少,久而久之,幼儿能够在不断提高投掷能力的同时,也掌握更多事物之间“比较”的方法。
由此可见,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可以与逻辑思维的学习与发展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这也正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倡导的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的基本理念。